[发明专利]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303.0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森;宋芳;盛超杰;凌俊峰;李朋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流速 减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和稳定液体流速的自调节流速减缓器。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为了给高楼层供水,往往都加上很高的水压,而对于低楼层用户而言,这是不需要的,多数时候也因此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例如:住在底层楼的用户往往一打开水龙头,水就喷射似的往下流,同时会溅得一身的水。据网友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天因为水流速过大而造成浪费的水资源就达144000吨。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降低流速的装置,传统点的犹如毛巾包裹水龙头,卫生问题不可忽视;先进点的由电脑控制,技术水平高,很难平民化,同样也浪费资源。市面上还有类似的产品,但他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旋桨进行转速的调节,该方法在水流速越大时,螺旋桨的转速将会越大,这种调节方式只能相对地降低水流速,不能从根本上将水流速控制在某一稳定范围内;从资源节约方面讲还是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降低和稳定液体流速的自调节流速减缓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设置在管道的进口及出口之间,该流速减缓器包括减速机构及与减速机构配套使用的壳体及端盖。
所述的减速机构由扇形连接架及堵块组成,所述的扇形连接架成风扇叶状结构,有3个互成120°夹角的叶片,连接架的中心经滚动轴承连接在壳体内并在壳体内自由转动,所述的堵块呈圆弧形,连接在扇形连接架的叶片末端,与壳体的内侧形状相吻合。
所述的叶片与扇形连接架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的叶片的末端设置连接堵块用的凸起。
所述的堵块上设置与叶片末端的凸起相匹配的阶梯状凹槽。
所述的壳体与管道进口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形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的堵块的形状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使用时,流体从管道的进口处流入,在流体的作用下,扇形连接架带动三个堵块一起转动,每转过120度就将进口堵住一次,这样就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流速增大,相应的堵块转动角速度随之增大,堵块把进口堵住的频率也随之增大,流速和堵块转动角速度相协调,这样就可以把水流速稳定在某个范围内,能够降低和稳定水流速,且不需要任何外加附件,能很好的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向C-C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进口处的圆弧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减速机构、2为壳体、3为扇形连接架、4为堵块、5为M3螺栓、6为圆弧形凹槽、7为空腔、8为端盖、9为滚动轴承、10为凸起、11为阶梯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其结构如图1-2所示,设置在管道的进口及出口之间,该流速减缓器包括减速机构1、壳体2、端盖8、二个滚动轴承9;减速机构1包括一个扇形连接架3和三个堵块4,扇形连接架叶片末端的凸起10与堵块的阶梯凹槽11配合,用M3螺栓5固定;扇形连接架3三个叶片之间互成120°;堵块4的结构如图3所示,呈圆弧形,与壳体上开设的圆弧形凹槽6吻合并且还设有与扇形连接架3的凸起10相匹配连接的阶梯凹槽11。壳体2和端盖8各有安放滚动轴承9的位置,壳体2和端盖8配合形成的空腔7能让减速机构1自由转动。圆弧形凹槽6的结构如图4所示,设置在壳体2与管道进口一端的连接处。
本发明安装在管道上,管子分别接在进口和出口处。正常工作时,高压高速的液体流体从进口流入,减速机构1在液体流体作用下转动,液体流速降低;同时,堵块4每转过120°就对进口封堵一次。倘若进口流速增大,减速机构1转动角速度ω随之增大,堵块4封堵进口的频率也随之提高,流速和频率最后会达到一个平衡,这样就能够使出口流速保持稳定。这能从源头上杜绝因流速过大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本发明可全方位安装,视实际情况更改制作材料,不仅能用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水流速,也可应用到工程上调节各种液体流体流速。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的,而不是限制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