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940.8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娟;安兴才;刘刚;陈作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82Y30/00;C02F1/3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46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化 氧化 纳米 颗粒 复合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0.6~1.0g二氧化钛加入60~80mL NaOH溶液中,超声分散30~60min;再避光搅拌3~5h;然后置于水热反应釜中,于120~170℃下水热反应24~48h,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用HCl溶液洗涤至pH=1~3,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用玛瑙研钵研磨后置于石英管式炉中,通入氢气-氮气混合气体,升温至400~600℃,煅烧1~6h;待管式炉冷却至100℃以下后停止通入混合气体,所得产物即为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9~1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Cl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以180~300ml/min的流量连续通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所述H2的体积分数为10~30%, N2的的体积分数为70~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是以5~10℃/min速率升温至400~6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在80~100℃下进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氢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复合材料由氢化空腔二氧化钛纳米管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相复合构成,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外径为7~10nm,内径为4~6nm,长度为50~800nm;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10~20nm的不规则颗粒;光催化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钛纳米管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体积比为1:4~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9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