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效管理系统的云架构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875.2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熊晓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6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效 管理 系统 架构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效管理和云计算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效管理系统的云架构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的枯竭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已经制约了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能源使用如何从粗犷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已经开始上升到战略性的高度,建立一套能效管理系统成为关键。
目前,国际上普遍用“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来替代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提出的“节能”(energy conservation)一词。
能效管理系统建设初期基本按照短期项目需求配置,一般系统都是按照较小规模投资建设,当业务规模增长超出当初设计容量时,系统架构和性能无法满足业务需要,可能会照成系统颠覆和重新建设。在系统扩容和新老系统切换时会给客户业务带来中断和不便。由于能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在系统建设初期就应考虑未来长远发展,让系统架构可以根据业务发展无缝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效管理系统的云架构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效管理系统的云架构,它包括数据采集平台、云计算平台、业务平台和云存储平台,所述数据采集平台同业务平台、云计算平台和云存储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云计算平台还同业务平台和云存储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业务平台还同云存储平台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多个前置通讯模块、通讯调度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定时采集与补测模块、WEB服务模块和WebService接口服务模块;所述多个前置通讯模块通过通讯调度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还同定时采集与补测模块、WEB服务模块、WebService接口服务模块分别连接,定时采集与补测模块还同WEB模块连接;
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数据加工模块、数据整合模块和数据挖掘模块;
所述业务平台包括至少一个能源管理模块;
所述云存储平台包括至少一个能源管理数据库;
所述数据采集平台、云计算平台、业务平台、云存储平台均由云服务器组成。
具体的,所述云服务器由服务器集群构成。
更优的,所述服务器安装不间断电源。
更具体的,所述业务平台包括预购电管理模块、线损管理模块、电费管理模块、有序用电管理模块、需求侧管理模块、分项计量模块、锅炉能效管理模块、光伏监测系统模块、企业能源管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
更具体的,所述云存储平台包括用电信息管理数据库、分项计量系统数据库、光伏系统数据库、外部系统数据库、采集平台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
更优的,所述各模块之间的通讯采用Soocket长连接方式通讯。
更具体的,所述各模块之间采用心跳帧检测连接状态和模块的繁忙程度,当模块需处理的队列容量>80%情况下,把事务提交给其它负载均衡模块,当队列容量满时拒绝接收新的事务。
更优的,各模块间的通讯帧定义内部通讯规约,所述内部通讯规约包括表明数据传递路径,内部命令号,优先级、长度和规约类型。
更具体的,所述包含内部通讯规约的通信帧结构为起始字符、数据区长度n、数据区长度n、起始字符、终端规约、源地址、目的地址、流水号、优先级、命令类型、入库标志、回答标志、数据区、校验码、帧尾。
更优的,其系统线程的数量有预留配额和弹性配额限制两种配额配置方式,所述预留配额是必须保证的线程数,弹性配额限制是可分配到的最大线程数。
更优的,所述前置通讯模块以每4万个能效采集点为单位自动适配。
更优的,前置通讯模块还包括一个负责终端的连接管理和数据传输的同步异步数据控制机制,当系统增加一个信道或连接数大于4万时,系统会自动从资源池拓展一个前置通讯模块。
更优的,所述业务平台、云计算平台和云存储平台的服务器安装不间断电源。
一种能效管理系统的云架构运行方法,系统各模块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它包括:
一个数据采集步骤,
一个数据分配调度步骤,
一个数据处理步骤,
一个数据动态拓展和回收步骤,
一个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的云计算步骤,
一个针对数据进行的能效管理决策步骤,
一个数据云存储步骤,
所述数据分配调度步骤、数据处理步骤、数据动态拓展和回收步骤、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步骤、能效管理决策步骤、数据云存储步骤均通过云服务器完成。
更优的,所述系统数据采集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收发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将设备运输至水下位置的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