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藏改良奶牛全价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6045.1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乔国华;邵彩梅;高全利;王俊;姚巧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A23K1/18;A23K1/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藏 改良 奶牛 全价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藏改良奶牛全价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藏奶牛养殖业发展速度很快,牧业产值逐年提高。2010年与2000年相比,牧业产值在一产产值的比重增加了1.5%,而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9.6%。2010年牧业产值比农业产值高出13%。一产产值的增长来自牧业的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西藏自治区奶牛的存栏量从1985年的15万头增长到了2010年的85万头。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势必为这个地区的农牧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依靠高效的奶牛养殖业来实现西藏农牧民增收已经成为广大农牧民的广泛共识。由于没有适应高原气候的较为优良的、高生产性能的泌乳奶牛品种,西藏自治区的奶牛主要是采用当地黄牛通过颗粒冻精性配技术而形成的改良奶牛(♂荷斯坦×♀当地黄牛)。这些奶牛主要集中在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也即海拔3400m-3800m的藏南地区,以舍饲为主。这些地区是西藏草产量较高,地理环境条件较好、无雪灾的一些地区。为奶牛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但是,西藏在奶牛营养方面的基础研究还相当薄弱。缺乏在高原低氧特殊环境条件下奶牛营养的相关科学研究与数据支持。因饲草料利用率低和饲喂技术落后所带来的生产成本高和低产出成为了制约西藏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合理和科学的配制日粮是奶牛养殖业获得成功的关键。饲料成本占奶牛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饲料营养是否合理全面是影响奶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能量需要更是配合饲料应主要和首先考虑的问题。确定高海拔、低氧特殊环境条件下改良奶牛的绝食代谢产热(维持能量需要量),是构建其能量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可以为科学合理利用饲料原料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根据Kreuzer等(1998)和Leiber等(2003)阿尔卑斯山(海拔2000m)的高原低氧环境引起了放牧奶牛生产性能的下降,乳糖、乳蛋白质产量下降,乳脂肪含量上升。针对西藏(平均海拔超过2900m)改良奶牛在高原营养代谢特点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出现。因此,西藏在奶牛养殖技术方面还处于较为盲目的状态。缺乏针对其主要环境特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数据参考。经过对西藏地区一些奶牛养殖场的调查研究(乔国华等,2011)发现,即使在满足了现有饲养标准(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NRC2001等)的条件下,西藏奶牛的生产水平也比国内其它低海拔地区低。经研究发现,处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大型动物(牦牛、奶牛)的消化功能会发生变化,或被削弱(Bartl等,2008;Dong等,2004;Han等,2003),也有的试验结果表明消化机能不发生变化(Han等,2002)。关于西藏改良奶牛体内(In vivo)营养消化的试验研究还很少。乔国华等(2011)开展的营养水平与海拔高度对改良奶牛营养物质消化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原低氧环境对改良奶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并没有影响。这与Gabel等(2003)、Hol jman等(2004)、Grainger等(2009)、Yan等(2006)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生产试验和能量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高原低氧环境降低了日粮代谢能用于乳能量输出的比例。因此得出试验推论:改良奶牛的消化功能并没有受到高原环境的不良影响;生产性能的下降和日粮的代谢能(ME)用于泌乳输出效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用于维持(MEm)的比例加大了。这有待于进一步对奶牛的基础代谢率进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空线转向机构
- 下一篇:卤素气体专用检漏装置及辅助开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