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透镜阵列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6062.5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小池和权;中村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透镜阵列及其制造方法等,详细来说,涉及一种制造棒状透镜阵列的棒状透镜阵列制造方法等,所述棒状透镜阵列在基板与基板之间以并列状态配置有多个棒状透镜。
背景技术
已知将多个棒状透镜并列配置于2片基板间的棒状透镜阵列(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还已知在棒状透镜阵列的基板上设置槽,采用该槽提高棒状透镜阵列对于光学装置的安装精度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3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5910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这样的棒状透镜阵列的用途,使用于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所谓CIS模块),所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适用于图像读取装置等。制造CIS模块时,棒状透镜阵列利用形成于CIS模块的框体的阶梯部等定位于框体的规定位置,通过UV固化型的粘合剂等固定。
将棒状透镜阵列安装于该CIS模块需要多个步骤:涂敷粘合剂、将棒状透镜阵列定位于规定位置、进一步使粘合剂固化,因此棒状透镜阵列的安装使CIS模块的制造工序烦杂。
此外,棒状透镜阵列是构成CIS模块的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部件,因此需要在CIS模块内将其准确地粘合固定于规定位置,由于UV固化型粘合剂固化时的发热,棒状透镜阵列会产生弯曲,存在UV固化型粘合剂固化时棒状透镜阵列从规定位置移动等问题。
在CIS模块以外的用途中,对棒状透镜阵列进行定位、固定时,有时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中,为了提高对于CIS模块的定位精度,需要精密地控制形成槽的切削刀的位置,从而形成具有准确的位置以及深度的槽。但是,这种对切削刀的控制在量产工序中不是很容易。
因此,需要下述技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在棒状透镜阵列的准确的位置形成具有准确的深度的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透镜阵列,其能够准确并且容易地安装于CIS模块或者其他单元等,并且安装于CIS模块或者其他单元等时不会产生弯曲等。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那样的棒状透镜阵列的棒状透镜阵列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棒状透镜阵列,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以及多个棒状透镜,所述多个棒状透镜排列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方在外表面有槽,所述槽在第1方向上延伸,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所述棒状透镜所延伸的第2方向正交。
采用这样的结构,棒状透镜阵列配置于规定位置时,通过与设有卡合于棒状透镜阵列的槽的突出部的CIS模块用的框体或者其他单元等的部件组装,从而能够准确并且容易地安装于CIS模块或者其他单元等。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槽在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全长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所述槽的底部,所述棒状透镜露出。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槽形成于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大致中央。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槽的宽度为所述棒状透镜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的1/10以上、1/2以下。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槽具有矩形的截面。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槽形成于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具有上述任一个棒状透镜阵列,并具有透镜保持部,所述透镜保持部插入所述槽而对所述棒状透镜阵列进行保持。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透镜保持部具有与所述槽相符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透镜保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槽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宽度小,在所述透镜保持部插入所述槽的状态下,所述棒状透镜阵列能够在所述第1方向上滑动。
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透镜保持部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槽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宽度的95%以上、不足100%。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