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6101.1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壮锐;付贵萍;张佳红;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壮锐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流过 净化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设置的多个单元池,各所述单元池内均装填粒径均匀的填料,各所述单元池通过转流管依次连通形成净化主体,所述净化主体分别在首级所述单元池和末级所述单元池设置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净化主体在后一级所述单元池内填料的粒径小于或等于在前一级单元池内填料的粒径,所述净化主体前端至少一级所述单元池的底部设有集淤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流管包括探至前一级单元池顶部或底部的集水段、探至后一级单元池顶部或底部的布水段,以及连接所述集水段和布水段的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段包括设有若干开孔或切缝的单管或管阵,所述布水段包括设有若干开孔或切缝的单管或管阵,所述过渡段上设有控制所述集水段或布水段导通的阀门开关,所述过渡段上连接有空露一头的三通或四通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单元池的底部在集水段或布水段的上侧设有截面呈“n”形的隔淤膜,所述隔淤膜与集水段或布水段间通过填料隔开,所述隔淤膜的底部与单元池的底部距离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位于首级单元池的顶部,所述转流管在首级单元池内的集水段探至首级单元池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室为由单元池的池底下凹并收窄形成的凹槽,与所述集淤室导通设有排淤装置,所述排淤装置包括引至所述单元池外部的抽淤管道、设在所述抽淤管道上的排淤泵以及与所述抽淤管道末端接通的淤积物收集单元,所述淤积物收集单元为污泥滤集器或污泥离心机或污泥干化湿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淤管道的前端在所述集淤室内连接有开孔或切缝的集淤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室的底部设有排空口,与所述排空口连接导通设有排淤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池的持水面与出水面的落差小于或等于15cm,所述持水面为单元池运作时的水面高度;所述出水面为转流管过渡段的高度。
10.一种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流过滤净化系统,在所述单元池内的填料表面种植水生植物,而转变为人工湿地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壮锐,未经陈壮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1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作业用多层橡胶复合绝缘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震消防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