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及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6403.9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慕军;李森;刘敬坤;高景芬;刘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F27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炉 整体 模块化 结构 建造 方法 | ||
1.一种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包括主体部分和附属设备及配件;
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的主体部分包括:辐射段模块化结构、对流段、辐射炉管、连接对流炉管和辐射炉管的横跨管、辐射炉管和横跨管的支撑吊挂系统;
所述辐射段模块化结构为沿辐射段高度方向包含一组多面体模块,所述每个多面体模块至少包含四个立或平面式炉壁板;每个所述多面体模块至少包括一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承载立柱;每个所述多面体模块的立或平面式炉壁板内包括衬里结构;在一组所述多面体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顶端模块和底端模块;所述顶端模块包含三至四个立面式炉壁板和一个炉顶面;所述底端模块包含四个立面式炉壁板和一个辐射炉底;所述各个炉壁板和炉顶面和辐射炉底之间固定连接;
在所述每个多面体模块的承载立柱上下两端设置有适配的柱接头,所述各个多面体模块之间的承载立柱通过所述柱接头连接为一体;
所述辐射段模块化结构还包括一组多面体模块间的连接部件;所述各个多面体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对流段包含:钢结构、衬里及其锚固件、对流炉管、检查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部件为一组连接型钢,其为扁钢、角钢或槽钢中的一种;所述连接型钢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多面体模块的连接面处,所述连接型钢与所述炉壁板之间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连接型钢的连接面设有单排或双排螺栓孔,双排螺栓孔可平行布置也可交错布置;在所述各个相邻多面体模块间的连接型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且在连接型钢连接面上铺设密封垫,其厚度为2-4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连接型钢的连接面设有单排或双排螺栓孔,双排螺栓孔可平行布置也可交错布置;在所述各个相邻多面体模块间的连接型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且在所述连接型钢的连接面的外侧进行一圈密封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壁板的外表面通过炉壁板加强型钢进行加强,所述炉壁板加强型钢焊接于炉壁板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化结构沿辐射段水平方向还包含至少一个横向多面体模块,所述横向多面体模块包括四个立面式炉壁板和一个横跨段炉底;所述各个炉壁板和横跨段炉底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多面体模块与纵向的所述多面体模块之间通过承载梁和承载立柱连接承载。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多面体模块的立面式炉壁板以及辐射炉底和炉顶面包括衬里结构;所述衬里结构通过锚固件固定于炉壁板以及辐射炉底和炉顶面上,所述锚固件焊接于炉壁板以及辐射炉底和炉顶面的内壁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各个所述多面体模块间,所述各个衬里结构的连接面之间设置连接缝,其厚度范围为10-50mm;用于防止两模块衬里连接面出现缝隙;且在所述连接缝处铺设陶瓷纤维毯;
在每个模块的上下衬里连接面处各留出一定尺寸的施工空间,用于在各模块现场安装完成后,在各模块的上下衬里连接面所留空间处再现场施工衬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辐射段模块化结构中,在炉壁板上设置有看火门、作业门和燃烧器;在辐射段炉底设置有燃烧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段模块化结构还包括桁架结构,即在每个多面体模块的底面或顶面设置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与所述底面或者顶面采用可拆式连接方式,且顶面上的桁架结构上设置有吊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工业炉整体模块化结构的附属设备及配件包括:废热锅炉、汽包、连接废热锅炉和汽包间的上升管和下降管、风机、烟道和烟囱、吹灰器、部分平台及梯子、仪表及其线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4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头冷却装置
- 下一篇:用于幅面织物的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