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7480.6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王焰;魏洋;张敏;唐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00;B29C70/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网格 成型 模具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填充模、定位卡和压条,所述底模为平板状,所述填充模通过螺栓安装于底模上并呈阵列式布置,所述填充模之间形成网格槽道,所述定位卡环绕于填充模外侧并朝向所述槽道的出口处,所述压条压于所述网格槽道上方,包括互相搁置的纵向压条与横向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的厚度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的厚度为1~5cm,所述槽道的宽度为0.4~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为表面光洁、平整的PVC板、竹木或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中心线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锚孔,所述填充模锚孔对应的底模开设内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设置在槽道中线的延长线上,且与最外圈填充模距离不小于5cm,所述定位卡的直径不小于0.5cm,高度不大于2cm。
7.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底模,并在底模上涂刷脱模剂;
2)根据所设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的间距,选择填充模尺寸,并将填充模通过螺栓安装于底模上,形成网格槽道;
3)在所述底模周围,网格槽道延长线上确定纤维丝束固定卡;
4)调配树脂,将纤维丝束浸渍树脂;
5)沿网格槽道铺设经纬向纤维丝束,并将端部固定于所述的固定卡上;
6)采用树脂将形成的网格状纤维丝束完全浸润,并覆盖脱模布;
7)在上述脱模布上方纤维丝束位置安放压条;
8)在上述纤维网格范围内铺设导流网与导流管;
9)在底模固定卡的外围不少于5cm处设置密封胶泥;
10)将整个模具覆盖真空袋,且真空袋四周与密封胶泥粘结密实,开始抽真空;
11)真空度达到规定值后,在真空袋表面铺设电加热毯,设置加热温度;
12)持续加热与抽真空1~2小时,树脂固化,网格制作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压条包括互相搁置的纵向压条与横向压条,搁置于上方的压条在交叉点处开有用于容纳下方压条的矩形槽,开槽深度比下方压条的厚度多0.2~0.4cm,所述压条采用表面平整的PVC、竹木、钢板条等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与步骤6)中浸渍的树脂为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加热温度根据树脂种类设置,环氧树脂加热温度不超过80摄氏度,乙烯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加热温度不超过6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4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瓦楞包装箱
- 下一篇:一种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