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7759.4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盐谷外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徐鸣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件 冒口 表面 清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所述铸件、浇道及冒口置于浇注机滚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的浇注机滚筒内放置清理块,使所述清理块和铸件、浇道及冒口一起随浇注机滚筒翻滚,清理块不停地对铸件、浇道及冒口的表面进行摩擦,由此将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的砂子清理下来,从而达到使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洁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采用耐磨损的材料制成,并且该清理块外形呈现棱角分明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具有多个第一突起部(1)和第二突起部(2),第一突起部(1)和第二突起部(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突起部(1)和第二突起部(2)呈多面体,所述第一突起部(1)包含一与所述第二突起部(2)相连的第一尾端(11)、一与该第一尾端(11)相对的第一前端(12)以及一由所述第一尾端(11)延伸至所述第一前端(12)的第一过渡部(13);所述第二突起部(2)包含一与所述第一突起部(1)相连的第二尾端(21)、一与该第二尾端(21)相对的第二前端(22)以及一由所述第二尾端(21)延伸至所述第二前端(22)的第二过渡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第一突起部(1)的第一尾端(11)延伸至第一突起部(1)的第一前端(12)的第一过渡部(13)呈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第二突起部(2)的第二尾端(21)延伸至第二突起部(2)的第二前端(22)的第二过渡部(23)呈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多面体(3)构成,所述多面体(3)具有一底部(31)、一与该底部(31)相对的顶部(32)以及由所述底部(31)延伸至所述顶部(32)的第三过渡部(33),所述由所述底部(31)延伸至所述顶部(32)的第三过渡部(33)呈梯形;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多面体(3)的底部(31)连接在一起,其外形犹如一两头小中间突出的鼓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由多个表面呈弧形凹面的凹面体(4)构成,所述凹面体(4)具有一顶端(41)、一与该顶端(41)相对的底端(42)、一位于所述顶端(41)和所述底端(42)之间的脊状部(43)以及由该脊状部(43)分别延伸至所述顶端(41)和所述底端(42)的第四过渡部(44),并且所述由该脊状部(43)分别延伸至所述顶端(41)和所述底端(42)的第四过渡部(44)呈扇叶组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铸件、浇道及冒口表面清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采用球墨铸铁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7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附加气室的空气悬架闭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