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8498.8 | 申请日: | 2014-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娜;陈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洪娜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6;A61P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胆 湿热 慢性 胰腺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由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使病情迁延,缠绵难愈。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腹泻(脂肪泻)、食欲减退、消瘦、腹部包块、血糖升高等。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的胰酶替代治疗等,治疗仅限于缓解症状或对其并发症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由于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法则通过整体调理,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剂。本病属中医“腹痛”“脾心痛”等范畴,其发病主要由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等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久化热,湿热阻滞,气血郁结而成。病机演变多由实转为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辨证治疗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以清利湿热、清肝利胆为原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翅柄铁线蕨30-40份、小叶金花草15-25份、钓杆柴30-40份、五爪龙5-9份、青叶丹9-15份、素馨花6-9份、过江龙子15-25份、夜合花5-9份、香茶菜9-18份、玉米须30-40份。
优选的,翅柄铁线蕨35份、小叶金花草20份、钓杆柴35份、五爪龙7份、青叶丹12份、素馨花7份、过江龙子20份、夜合花7份、香茶菜13份、玉米须35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翅柄铁线蕨清热利水、通淋活血;小叶金花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钓杆柴清热止血、利水渗湿;五爪龙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青叶丹清热解毒、疏肝健胃;素馨花疏肝解郁、止痛;过江龙子理气止痛、活血散瘀;夜合花治肝郁气痛;香茶菜清热解毒、健脾、消食、活血;玉米须泄热、利尿、平肝、利胆。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共包括病例66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发病年龄15岁~77岁,平均41.23岁。病程5天—17年,平均病程29.5个月。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诊断标准 在2006年和2008年召开的两次全国胰腺外科研讨会上讨论了国内最新的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典型上腹部疼痛或用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上腹疼痛、伴有血清胰酶或粪便弹力蛋白酶水平升高的病人,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并可能伴有体重减轻、服用消化酶可以改善或伴有消化不良的糖尿病病人;(2)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慢性胰腺炎特征性改变;(3)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显示慢性胰腺炎特征性形态改变;(4)胰腺外分泌试验阳性。
肝胆湿热证慢性胰腺炎症候:症见胁肋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发热,恶心,厌食油腻,身重倦怠或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大便或闭或溏。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翅柄铁线蕨35g、小叶金花草20g、钓杆柴35g、五爪龙7g、青叶丹12g、素馨花7g、过江龙子20g、夜合花7g、香茶菜13g、玉米须35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7日为一个疗程。连服四周。对照组给予清胰利胆颗粒(吉林省抚松县中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2022250)。服用方法:1包10g,1次1包,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
4.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现代医学有关慢性胰腺炎章节拟定:痊愈: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B超示胰腺正常,所有体征、症状消失;显效:血、尿淀粉酶正常,B超示胰腺体积正常,回声欠均匀,体征、症状基本消失,或轻度腹痛、腹泻1个月发作不超过3次;无效:治疗前后体征、症状无明显变化。
5.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33例,其中治愈15例(45.4%),显效13例(39.4%),无效5例(15.1%),总有效率84.9%;对照组33例,其中治愈7例(21.2%),显效16例(48.5%),无效10例(30.3%),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未见因服药引起的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异常,也无过敏现象发生,心电图观察未发现异常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洪娜,未经郭洪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