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532.3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倪利锋;王进奇;刘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32 | 分类号: | B05C3/13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帘子布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属于化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帘子布是制造轮胎的骨架产品,浸胶机就是生产帘子布的专用设备。帘子布生产过程中,在纺织机上将纺丝织成的帘子布需要经过上胶、热处理烘干等后处理,最后利用收卷辊卷绕成最终产品。目前采用的帘子布浸胶方式主要采用潜入式浸胶方式,潜入式浸胶方式是将浸胶辊整个浸入胶液槽内,帘子布在浸入胶液和离开胶液时容易与空气接触从而产生泡沫,影响浸胶辊表面的清洁度,同时由于浸胶液是直接补充道浸胶槽内的,液面高度和浸胶时间随时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帘子布的浸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减少帘子布浸胶时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泡沫的产生,可以提高浸胶辊表面的清洁度,同时可以控制浸胶液面高度和浸胶时间的恒定,从而提高帘子布浸胶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它包括浸胶槽、浸胶辊和循环槽,所述浸胶辊通过轴承设置于浸胶槽的上方,所述浸胶辊的下部部分浸于浸胶槽的胶液,在帘子布导入浸胶槽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循环槽相连通,所述循环槽通过一循环泵与浸胶槽相连通;在帘子布导出浸胶槽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压辊,帘子布浸胶后通过两个压辊,在所述两个压辊下方设置有过滤回流槽,所述过滤回流槽与循环槽相连通,所述循环槽的入口通过一单向阀与胶液补充装置相连。
帘子布与浸胶辊的进入点与分离点完全在浸胶液面下。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吸胶回流装置,主要由风机和吸嘴组成,所述吸嘴安装于两个压辊的出口处,且对准帘子布的表面,所述吸嘴与风机的入口相连,所述风机的出口与循环槽的入口相连。
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PLC控制装置相连,在所述循环槽的下方设置有计重装置,所述计重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PLC控制装置根据胶液的使用量及胚布的运转量来控制补充胶液的量,具体公式为:[(X*S)/(G*V*T*(1-M))]*100%,其中X表示单位时间内胶液的损耗量,V表示浸胶机的运行速度,T表示运行时间,G表示帘子布未浸胶前的单位重量,S是与帘子布类型相关的系数,M表示未浸胶前的含湿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浸胶液不在浸胶槽内直接补充,以溢流模式回流补充过滤槽,以达液面高度恒定及浸胶时间固定之目的,同时溢流作用把液面悬浮泡沫及槽内杂质溢流排出至过滤补充槽。
2、浸胶槽溢流回补充槽过滤后由循环泵强制循环回浸胶槽,浸胶槽药液可保持长时间运转而不受污染,无沉淀杂质及药屑产生。
3、帘子布与浸胶辊进入点与分离点完全在浸胶液面下,排除与空气接触而产生泡沫,浸胶辊表面得因胶液清洁保持清洁不受污染,以利长时间运转。
4、绞压系统降低高度,减少压辊胶液回流冲击力进而减少泡沫发生,残液分离过滤回流,排除浸胶药屑污染,压辊高度降低,符合人体功学以利清洁。
5、补充槽设有计重装置计量胶液使用量,PLC程序可根据胶液使用量及胚布的运转量得到实时胶液补充量,并显示在需要的地方供作业员实时监测。
6、本设计方案,浸胶辊轴承与浸胶药分离,固运转生产中不受污染,系统可永久运转免保养,无定期停机更换轴承之问题也排除生产中故障造成之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浸胶槽1
浸胶辊2
循环槽3
溢流槽4
循环泵5
压辊6
过滤回流槽7
刮刀8
单向阀9
胶液补充装置10
PLC控制装置11
计重装置12
风机13
吸嘴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包括浸胶槽1、浸胶辊2和循环槽3,所述浸胶辊2通过轴承设置于浸胶槽1的上方,与浸胶槽1内的胶液不接触,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免去保养工作;工作时,浸胶辊2的下部部分浸于浸胶槽1的胶液,帘子布首先进入胶液,接着与浸胶辊2接触,然后脱离浸胶辊3,最后离开胶液,整个过程帘子布与浸胶辊的进入点与分离点完全在浸胶液面下,排除与空气接触而产生泡沫。
在帘子布导入浸胶槽1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4,所述溢流槽4与循环槽3相连通,循环槽3主要起到计量、过滤胶液,以及补充浸胶槽的作用,所述循环槽3通过一循环泵5与浸胶槽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