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的双胶破壁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764.9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包国良;周彦钢;李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A23P10/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双胶破壁 灵芝 孢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程技术功能性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氧化的双胶破壁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的种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集中起来后呈粉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它的利用和研究近年来逐年增多。灵芝孢子含有比灵芝更丰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质、酶类、硒元素等特殊成分,灵芝孢子粉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机能四大药理作用。灵芝孢子粉凝聚了灵芝的精华,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物质和保健作用。灵芝孢子的大小只有4-6个微米,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卵圆形状的物体,是个活体生物体,据分析灵芝孢子粉除了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物质,含量可高达20%,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灵芝孢子成熟时这些营养物质被坚硬的孢子壁包裹在孢子里头,这层孢子壁对外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损伤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保护着孢子内的活性物质免受氧化破坏,因此灵芝孢子壁是非常坚固的、不易被破坏的,当然也不易被人体内的消化酶彻底降解,如果人们直接食用孢子粉就好似囫囵吞枣,吸收利用率极低,功能效果较差。
灵芝孢子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使过氧化值、酸价指标急剧升高,氧化后还会出现哈喇味,直接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市场上所见灵芝孢子粉产品琳琅满目,其生产工艺亦都采用破壁处理,而破壁后的氧化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圆满的解决。因此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抗氧化配方、工艺对灵芝孢子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显得非常急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市场前景。
物理屏障方法广泛应用于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抗氧化处理,其原理是采用一种加某种溶剂能溶解成液体干燥后又能重新凝结成固体的物料,通过相应的工艺处理使破壁的灵芝孢子碎片表面包裹上一层被膜,干燥后将灵芝孢子碎片紧密的包裹在里面,与外界环境空气隔绝,从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因此抗氧化的效果与配方原料的性能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不同的配方原料、不同的生产工艺所制备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包埋膜的致密性差异较大,其抗氧化效果完全不同。几丁聚糖又称壳聚糖或甲壳胺,是甲壳类动物(如虾、蟹)、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外壳中的甲壳中的甲壳质,经脱乙酰化后制得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是动物性的食物纤维。由于几丁聚糖不溶于水、酒精、弱酸和弱碱等液体,只溶于强无机酸,所以只好用食醋来溶解且溶解度不高,干燥后凝结成膜的致密性不高,屏障作用不强,抗氧化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氧化的双胶破壁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氧化的双胶破壁灵芝孢子粉,由破壁灵芝孢子粉经阿胶、猪皮胶胶体溶液喷雾包埋制粒、沸腾干燥工艺制成,其中阿胶、猪皮胶和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配比为2~5:2~5:90~96。
一种抗氧化的双胶破壁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阿胶、猪皮胶和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配比为2~5:2~5:90~96取材;
(2)制备阿胶、猪皮胶胶体浓缩液:将阿胶、猪皮胶分别加热溶解、过滤,滤液混合,真空浓缩,浓缩液比重大于1.10;
(3)喷雾制粒:浓缩后的阿胶、猪皮胶浓缩液经 0.2MPa的高压雾状喷入干燥塔内与塔内沸腾破壁灵芝孢子粉碎片碰撞,阿胶、猪皮胶的胶体液被破壁灵芝孢子碎片吸附,边喷入、边吸附、边干燥,破壁灵芝孢子粉碎片被凝结成微小颗粒;干燥塔温度为在60~70℃;
(4)沸腾干燥:已凝结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小颗粒继续在干燥塔中沸腾使水分蒸发,直至完全干燥,干燥塔温度控制在60~70℃,得到本发明破壁灵芝孢子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有粘性、水溶性、凝结性,又有一定的营养性、功能性的配方原料,作为破壁灵芝孢子粉包膜材料,达到破壁灵芝孢子粉抗氧化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