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算法加载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0279.3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王伟;沈钢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算法 加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算法加载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技术由可信赖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提出,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户对敏感数据的更改。为了保护敏感数据,通常在数据管理的硬件结构设计中可以加入TPM硬件,通过TPM硬件中提供的算法来进行一些加解密操作。
通常设计的TPM硬件中包括有两大类模块,一种是存储模块,另一种是算法模块,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密钥、随机数等数据,算法模块中包括有多种算法,例如安全散列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SHA)1算法、非对称密码算法(Rivest-Shamir-Adleman,RSA)算法等,由于TPM硬件中算法模块包括的算法都是硬件先设计好的,因此TPM硬件能够支持的算法也是固定且有限的,例如在算法模块中设计有SHA1算法、RSA算法,则TPM硬件就只能够支持SHA1算法、RSA算法。
随着TPM规范的越来越完善,需要TPM硬件支持的算法越来越多,由于TPM硬件只能支持已经在算法模块设计有的算法,故当TPM加解密命令要求使用新算法时,若还使用现有的TPM硬件进加解密操作,则必然导致加解密操作失败,但是按照现有的TPM硬件设计方式,为了使TPM硬件支持新算法,则只能够更换已有的TPM硬件,故现有技术中一旦需要增加新算法,就必须更换TPM硬件,而这会大幅提高使用TPM硬件进行加解密操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算法加载方法和装置,用于避免对TPM硬件的频繁更换,降低使用TPM硬件进行加解密操作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算法加载方法,包括:
获取对数据进行加解密的可信平台模块TPM加解密命令,所述TPM加解密命令包括对所述数据加解密需要使用的算法的标识ID;
判断是否支持所述ID对应的算法;
若不支持所述算法,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算法对所述数据执行加解密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PM加解密命令还包括:所述算法的版本号;
所述判断是否支持所述ID对应的算法之后,还包括:
若支持所述算法,根据所述版本号判断是否支持所述版本号对应的算法版本;
若不支持所述算法版本号对应的算法版本,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版本对应的算法内容;
根据所述算法版本对应的算法内容对所述数据执行加解密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之后,还包括:
将获取到的所述算法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中,则所述本地存储空间中存储了所述算法后,支持所述算法。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是否支持所述ID对应的算法,包括:
判断TPM配置表中是否记录有所述算法的ID,若所述TPM配置表中记录有所述算法的ID,则确定支持所述算法,若所述TPM配置表中没有记录所述算法的ID,则确定不支持所述算法。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TPM配置表中没有记录所述算法的ID时,将所述算法的ID添加到所述TPM配置表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之后,还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算法的安全标识对所述算法进行解密认证,若解密认证通过,触发执行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算法对所述数据执行加解密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包括:
从所述存储地址加载所述算法到内存空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算法加载装置,包括:
命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数据进行加解密的TPM加解密命令,所述TPM加解密命令包括对所述数据加解密需要使用的算法的标识ID;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支持所述ID对应的算法;
算法获取模块,用于若不支持所述算法,从预置的存储地址获取所述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情示重挂钩
- 下一篇:一种汽车混合动力驱动桥的动力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