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加热炼镁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0973.5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喜;何叶青;李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洪喜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4/02;C22B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加热 技术 | ||
1.一种微波加热炼镁炉,其特征在于:由炉体(1)、膨胀器(2)、托盘(3)、支撑(4)、微孔陶瓷管(5)、微波发生器(6)、壳体(7)、上法兰(8)、下法兰(9)、集镁气室(10)、渣料室(11)、镁气出口管(12)、镁球(13)、渣料(14)构成;
所述微波加热炼镁炉,其炉体(1)圆壁内的上端与膨胀器(2)由以耐火材料砌制的方式相连接,其炉体(1)圆壁内的下端与托盘(3)固定连接,其膨胀器(2)的内侧面与支撑(4)的外圆面以上下滑动的方式活连接,其托盘(3)的安装孔与微孔陶瓷管(5)的下端、支撑(4)的安装孔与微孔陶瓷管(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其炉体(1)的圆壁与微波发生器(6)、炉体(1)的外壁与壳体(7)均固定连接,其壳体(7)的上端与上法兰(8)、壳体(7)的下端与下法兰(9)均固定连接,其支撑(4)以上炉体(1)的炉壁与壳体(7)的上收口段及上法兰(8)内侧共同构成锥形腔体形状的集镁气室(10),其镁气出口管(12)穿入集镁气室(10)后与炉体(1)且与壳体(7)固定连接,其托盘(3)以下炉体(1)的炉壁与壳体(7)的下收口段及下法兰(9)内侧共同构成反向锥形腔体形状的渣料室(11),其微孔陶瓷管(5)内放置有镁球(13),其渣料室(11)内放置有渣料(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炼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为由耐火材料砌制成中间呈圆形且两端均呈锥形的腔体状结构,所述膨胀器(2)为由耐火材料砌制成的块状结构,所述托盘(3)、支撑(4)均为设置有安装孔的圆板状结构,所述微孔陶瓷管(5)为设置有微孔的陶瓷管状结构,所述微波发生器(6)为产生微波的发生器,所述壳体(7)为中间呈圆形且两端均呈锥形的壳体状结构,所述上法兰(8)、下法兰(9)为法兰状结构,所述集镁气室(10)为锥形的腔体,所述渣料室(11)为反向锥形的腔体,所述镁气出口管(12)为管状结构,所述镁球(13)为人体肾形的球块状结构,所述渣料(14)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炼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器(2)为3-9个,所述微孔陶瓷管(5)为3-15个,所述微波发生器(6)本身设置有温控及冷却装置。
4.一种微波加热炼镁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炼镁炉,所述微波发生器(6)的功率为1-500KW、频率为300-3000MHz、温度控制在1200-1350℃之间、冶炼时间为15-60分钟,所述镁球(13)为由白云石经煅烧获得的氧化镁与氧化钙再加入硅铁与萤石进行混合后压制成的人体肾形的球块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洪喜,未经于洪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9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散装牙膏售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