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鱼炉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0993.2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放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放歌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烤鱼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烤鱼炉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框体1,矩形框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网状的木炭托板2,烤鱼时通常还用到如图2所示的烤鱼夹a,将鱼夹a平放与矩形框体1的上方进行烧烤,这种烧烤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鱼表面容易粘留炭灰,不卫生。2、鱼油流入炭火中燃烧后产生有害油烟气体,这些油烟气体熏入鱼表面,人食用后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烤鱼时需要操作人员不定时的翻鱼,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同时难于控制烤鱼的生熟程度,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4、需要操作人员不时用电吹风控制火力,并产生大量的烟尘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卫生、快捷、
方便和质量可控的烤鱼炉。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烤鱼炉,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内设有两个用于加热的加热炉腔,所述两个加热炉腔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烤鱼夹的放鱼腔,每个加热炉腔内设有两个加热装置,两个加热装置上下排列。
以下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炉壳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底板上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位置设有后封堵板,两个侧板之间与后封堵板相对的位置设有前支撑板,所述加热炉腔设置在前支撑板与侧板之间。
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木炭盒,每个木炭盒的下部设有滑轨。
进一步改进:
靠近底板的木炭盒与底板之间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改进:
每个加热炉腔的上部设有上封堵板,放鱼腔上部盖合有盖板。
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支撑板上部开设有凹形开口,凹形开口与放鱼腔连通。
进一步改进: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口,盖板上靠近排风口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排风口盖板。
进一步改进:
所述侧板与前支撑板之间设有封堵门,封堵门与侧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
放鱼腔下方设有接油槽。
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丝。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木炭盒设在鱼夹的两侧,因此木炭灰不会粘到鱼上,更加卫生。2、烘烤过程中鱼油滴入下部的接油槽,避免了鱼油流入炭火中,并燃烧产生有害油烟气体,熏入鱼表面;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由于鱼夹的两侧都设有加热装置,不用翻转鱼即可完成烘烤,快捷方便,缩短烤鱼时间。4、由于烤鱼采用背部开刀法,展开后两边厚中间薄,因此烘烤时容易造成背部肉厚部位烤熟时,中间部位则烧烤过度;若中间部位烤熟时则鱼背部位未成熟;下部成熟时上部未成熟,影响烤鱼质量。每个加热炉腔中设有两个上下排列的木炭盒烘烤,将鱼背部对应于两个木炭盒位置以增加该部位热量,可使鱼背部与其它部位同时成熟,还有效避免了鱼表面烤糊,烘烤质量好。5、采用双层木炭盒双面烤鱼法大大缩短了烤鱼时间,只需5分钟即可烤熟一条鱼。6、通过调节排风口进行排气、排湿,以达到烤鱼时外焦里嫩、焦而不糊的效果。7、当不烤鱼时,将排风口与进风口封堵后可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背景技术中烤鱼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背景技术中烤鱼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3中A-A剖视图。
图中:1-矩形框体;2-木炭托板;3-木炭盒;4-滑轨;5-电加热丝;6-底板;7-侧板;8-后封堵板;9-上封堵板;10-凹形开口;11-封堵门;12-加热装置;13-排风口盖板;14-放鱼腔;15-前支撑板;16-合页;17-排风口;18-进风口;19-盖板;20-加热炉腔;21-接油槽;22-炉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图5所示,一种烤鱼炉,包括炉壳22,所述炉壳22包括底板6,底板6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垂直设置的侧板7,底板6上位于两个侧板7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后封堵板8,两个侧板7之间与后封堵板8相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板15。
所述前支撑板15与每个侧板7之间各设有一个加热炉腔20,两个加热炉腔20之间设有放鱼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放歌,未经韩放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