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鳝鱼屠宰器和辅助抓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2761.0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钊 |
主分类号: | A22B3/08 | 分类号: | A22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鳝鱼 屠宰 辅助 抓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鳝鱼屠宰工具,属水产品加工工具域领。
背景技术
黄鳝营养丰富,味度鲜美,刺少肉厚细嫩。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 以及钙、磷、铁和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食之与其他淡水鱼不同,别具风味。黄鳝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肝、除风湿等之功效,是我国的特产经济鱼类之一。
黄鳝虽然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由于它的外形像蛇,并带有粘液,在烹饪前的宰杀过程却很麻烦,一般人缺少宰杀技术难以操作, 只能出钱请专业人员宰杀。而近年发明的黄鳝自动宰杀机却成本高,机器笨重,不便于携带,耗能以及水电共存难免存在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用电安全隐患;除了用于鳝鱼加工生产线和特大型食市外,一般中小型食市、卖场、以及家庭都只会按即时所需少批量宰杀,当少量宰杀时黄鳝自动宰杀机显得更无经济效益,事前安装,事后清洗,耗时、耗电、耗力,在现今市场难以推广应用。即使是专业的宰杀人员,如今也基本停留在传统用刀和木板的手工宰杀为主,而传统用刀和木板宰杀鳝鱼时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携带轻便,使用简单,只需一抓、一拑、一按、一拉便可完成整个鳝鱼屠宰过程,省时省力、环保,安全卫生的鳝鱼屠宰工具。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鳝鱼屠宰工具由鳝鱼屠宰器和辅助抓鳝器组成。辅助抓鳝器由铗子口内侧设置有向内伸出的金属钉子的铗子构成。鳝鱼屠宰器由固定位装置和剖腹装置两部分构成。固定位装置由机架、手柄、钳操控键回位弹簧、钳操控键、拉杆、钳叶构成。在机架外部上端设置有一固定手柄,机架外部下端装有两片设置有齿的弧形钳叶,在手柄与钳叶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钳操控键,在钳操控键与钳叶之间由通过一拉杆连接、操控,在钳操控键与手柄之间设置有钳操控键回位弹簧,让钳叶自动回到开启状态;剖腹装置安装在机架内部,它由活动剖刀、剖刀操控键、剖刀回位弹簧构成,在机架内部下端装有一把能在一定弧度摆动的活动剖刀,活动剖刀一侧装有剖刀回位弹簧,剖刀操控键就安装在上部,一直伸出机架顶端位置。只需要一手用抓鳝器钳着鳝鱼的头部,别一手拿着鳝鱼屠宰器扣住鳝鱼鱼身,活动剖刀刀口对着腹部,按下剖刀操控键,往后一拉便可完成对鳝鱼的宰杀。
附图说明 :
图1是鳝鱼屠宰器侧面结构图;
图2是鳝鱼屠宰器正面结构图;
图3是辅助抓鳝器侧面结构图;
图4是辅助抓鳝器正面结构图;
图5是鳝鱼屠宰器中钳叶6的三维立体图;
图6是鳝鱼屠宰器中机架1的三维立体图;
图中:1、机架,2、手柄,3、钳操控键回位弹簧,4、钳操控键,5、拉杆,6、钳叶,7、活动剖刀,8、剖刀操控键,9、销钉,10、剖刀回位弹簧,11、铗子,12、金属钉子;
图中:1-1、1-2、1-3、1-4、销钉孔,1-5、1-6、机架钳叶座,1-7、1-8、钳叶连接孔,1-9、机架挡板;
图中:6-1、钳叶轨导摆杆,6-2、6-3、钳叶转动轴,6-4、长齿;
图中:10-1、弧形凹口(11-1)。
具体实施方式
辅助抓鳝器和鳝鱼屠宰器为配套的鳝鱼屠宰工具。
该辅助抓鳝器由铗子11、金属钉子12构成,铗子11的两条铗臂在张开的一端端口处内则位置设有相向、直径为30mm至40mm圆的1/4至1/6弧的弧形凹口11-1,在单一边铗臂或两边铗臂弧形凹口11-1处内壁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金属钉子12。在屠宰鳝鱼用手抓鳝鱼时,由于鳝鱼身上带有粘液,很容易就让它从手里溜走了。使用辅助抓鳝器抓鳝鱼,只要辅助抓鳝器对着鳝鱼靠近头部位置挟住,金属钉子12便会刺进鳝鱼的身体,使鳝鱼固定在辅助抓鳝器上无法逃脱。
该鳝鱼屠宰器由固定位装置和剖腹装置两部分构成。固定位装置由:机架1,手柄2,钳操控键回位弹簧3,钳操控键4,拉杆5,销钉9构成;剖腹装置由钳叶6,活动剖刀7,剖刀操控键8,销钉9,剖刀回位弹簧10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钊,未经周建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