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铝塑复合制品分离工艺中水循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2790.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复合 制品 分离 工艺 中水 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铝塑复合制品分离工艺中水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废铝塑制品经过处理,可以回收铝和塑料,回收的铝和塑料可以直接或经改性后应用于装饰、装修以及包装等,应用愈来愈广泛,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在资源逐渐减少、价格逐渐增高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加以回收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节能减排意义。
目前,铝塑分离方法常见有酸溶或碱溶分离法、弱酸分层分离法和溶剂分层分离法等。利用铝能溶于酸碱的原理,使用酸溶或碱溶的方法把材料中的铝溶解,从而回收塑料,然后再将含铝废液制成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该酸溶或碱溶分离法具有回收不彻底的缺点。
另外,利用有机弱酸分子如醋酸、甲酸等能够渗透塑料层,进而溶解粘结各层的铝的氧化物而不会溶解单质铝的特性,将包装材料中的铝和塑料分别完整分离。该弱酸分层分离法具有反应时间长、分离效率低的缺点。此外,利用塑料能被有机溶剂如甲苯、氯仿等溶涨的性质,使用有机溶剂使塑料溶涨,将铝从铝塑片上剥离,然后分别回收利用。该溶剂分层分离法具有溶剂消耗大、毒性大、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在回收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水,资源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再生铝塑复合制品分离工艺中水循环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生铝塑复合制品环保分离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收购分拣:从各地收购不同颜色、规格的再生铝塑制品(如铝塑电缆线、铝塑复合膜、铝塑复合包装纸等),通过人工剥离,抽取铜芯去杂后,统一将铝塑制品堆放整齐;
2)首次分离:将去杂后的再生铝塑制品统一放入高速粉碎机,进行破碎,加工成块状规格的铝塑块;
3)二次分离:将块状铝塑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半密封的反应釜,通入蒸汽加热至100℃,根据铝塑不同的温度特性,在30-120分钟之内,使紧紧复合在一起的铝塑材料,逐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铝塑分离材料;
4)将铝塑分离材料放入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过80-150目筛,然后将粉状的铝塑分离材料加工成颗粒状铝塑混合材料;
5)三次分离:将颗粒状铝塑混合材料通过传送装置置于水解槽中,在水解槽中注入常温水,利用搅拌轮和水的流动性,使颗粒状的铝塑混合材料经过冷却,热胀冷缩后自然分离,利用其不同的密度,塑料上漂,铝粉下沉;
6)收集上漂的塑料颗粒和下沉的铝粉,得到纯度达到99%的塑料颗粒和铝粉;
7)将塑料颗粒和铝粉分别晾晒(烘干),干燥后,统一包装入库,铝粉用于制备铝棒等铝制品,再生塑料颗粒用于制备电瓶壳等塑料制品。
一种再生铝塑复合制品分离工艺中水循环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水解槽中的水泵入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水流入回流池,滤渣重新回到水解槽中进行分离;
2)调节回流池中水的pH值,使回流池中的水保持中性,然后将回流池中的水放入静置池,静置7-15天;
3)将静置池中上部分水自流至SBR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SBR池静置后上清液流入调节池;
4)在调节池内补入清水,再将调节池中的水放入清水池,该清水池中的水用于提供水解槽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废水循环综合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当循环系统中的水源自然消耗后,可对其进行补充,系统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再生铝塑复合制品分离工艺中水循环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水解槽中的水泵入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水流入回流池,滤渣重新回到水解槽中进行分离;
2)调节回流池中水的pH值,使回流池中的水保持中性,然后将回流池中的水放入静置池,静置7-15天;
3)将静置池中上部分水自流至SBR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SBR池静置后上清液流入调节池;
4)在调节池内补入清水,再将调节池中的水放入清水池,该清水池中的水用于提供水解槽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