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BT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3180.9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吴德峰;吕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金森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G63/18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bt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BT制造工艺,属于聚合物制造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BT又可称为热塑性聚酯塑料,适用于不同加工业者使用,一般多少会加入添加剂,或与其它塑料掺混,随着添加物比例不同,可制造不同规格的产品,用作光纤二次被覆材料,作为光纤松套管。以前,经液相增粘生产的PBT在制作光纤光缆松套管时,出现松套管硬度不够,抗侧压性差,造成光纤光缆在铺设后出现压破压断的现象,另外还出现松套管表面不光滑,管径不均匀,波动较大,成缆过程中出现包块,甚至出现开裂现象,对于光纤光缆成缆带来麻烦,因此,液相增粘的PBT不能直接应用于光缆生产过程中的光纤二次被覆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PBT性能的PBT制造工艺。
为此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液相增粘后,添加原料总重量0.02~1%的润滑剂,混合均匀;
然后再添加原料总重量0.02~1%的成核剂,混合均匀。
所述成核剂为聚合物成核剂。
所述成核剂为PET成核剂、PP成核剂或聚酰胺成核剂。
所述成核剂为PET成核剂。
所述润滑剂为白油、液体石蜡或聚乙烯蜡。
所述润滑剂为液体石蜡。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在液相增粘过程后,采用添加0.02~1%润滑剂,混合均匀,可以提高松套管的表面光洁度,管径均匀,稳定;然后再添加0.02~1%成核剂,混合均匀,对于提高硬度和提高抗侧压性有很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液相增粘后,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润滑剂,混合均匀;
然后再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成核剂,混合均匀。
所述成核剂为PP成核剂。
所述润滑剂为白油。
实施例二:
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液相增粘后,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润滑剂,混合均匀;
然后再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成核剂,混合均匀。
所述成核剂为聚酰胺成核剂。
所述润滑剂为白油。
实施例三:
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液相增粘后,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润滑剂,混合均匀;
然后再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成核剂,混合均匀。
所述成核剂为pp成核剂。
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
实施例四:
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在液相增粘后,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润滑剂,混合均匀;
然后再添加原料总重量0.2%的成核剂,混合均匀。
所述成核剂为PET成核剂。
所述润滑剂为白油。
利用转矩流变仪检测扭矩,从而反映松套管的表面光洁度,管径均匀。
实施例五:
本发明利用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经液相增粘制得粘度为1.05-1.3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经过实验,各实施得到的PBT具有以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金森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金森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3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用磷镁铝高效抑烟阻燃剂
- 下一篇:一种山地土壤保墒技术钻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