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功能型外加剂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4533.7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振春;余秀龙;林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永春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6 | 分类号: | C04B24/16;C04B24/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功能型 外加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加工领域,特别指复合功能型外加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多种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流动性大、保坍时间长、水化热低、强度高且耐久性好等,并且尽可能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以及快速施工等经济要求。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外加剂不仅能使混凝土获得优良性能,同时也能满足众多不同工程施工需求,因此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组分。
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市场使用较多的外加剂为萘系减水剂和脂肪族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价格便宜,但当温度低于15度时,出现了塌落度损失过快、冬季易结晶等问题,减水率一般;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对水泥适用性广,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明显,坍落度损失小,低温无硫酸钠结晶现象,但其缺点是颜色过红,很多搅拌站都不愿使用,无法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因此急需一种外加剂以克服上述两种外加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萘系减水剂和脂肪族减水剂二者复合得到一种复合功能型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保塌性,解决了结晶、颜色难看等现象。
一种复合功能型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阶段:将萘系减水剂300~350份和脂肪族减水剂600~650份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放入水浴锅中升温到50~55℃,恒温搅拌30~40分钟;
2)合成阶段:向反应釜加入葡萄糖酸钠40~45份用于控制混凝土收缩率比,引气剂0.3~0.5份,恒温搅拌30~40分钟。引气剂用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过少则影响混凝土和易性,
所述的引气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松香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一种复合功能型外加剂,其根据上述复合功能型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通过将萘系减水剂与脂肪族减水剂的合成得到的复合型外加剂,其相比单种减水剂解决了塌落度损失过快的弱点,又克服了脂肪族减水剂颜色难看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减水剂的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1)混合阶段:将萘系减水剂300g和脂肪族减水剂600g加入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放入水浴锅中升温到50℃,恒温搅拌30分钟;
2)合成阶段:向反应釜加入葡萄糖酸钠45g、十二烷基硫酸钠0.5g,恒温搅拌30分钟;
实施例2~6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分别使用表1中所列出的每个步骤中不同的各个成分的添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代替实施例1所采用的相应数值。
表1
用实施例1-6制得的混凝土改性外加剂改性后的混凝土在0度的环境下所测的各项性能数据如表2: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用实施例1-6 制得的复合功能性外加剂改性后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数据均优于国标,其减水率高,泌水率低,含气量低,硫酸钠含量低,混凝土强度更高,混凝土结晶率更低,性能更优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永春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永春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