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4647.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石轶;刘明;王威扬;张金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交通 编码 信号 输出 数字化 交警 指挥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
背景技术:
当前交通信号系统可分为动态交通信号(实时变化的红、绿、灯信号)、静态的交通标例如:慢行、限行、禁行、前方施工慢行、前方施工禁行、限高5米、最大载重量40吨等约150种标示,和汽车上的信号灯例如:左转、右转提示、减速、变道等,而机动的(随机)交警指挥大都由手势或单一的指挥棒、哨子实现。在交通繁忙时段、路况复杂繁忙地段,交警人工指挥工作量大、压力大有时由于交警手势的差别会造成司机的误判、容易出现交通混乱现象。
随着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加,路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必须借助交警的参与,现有交警人工指挥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当前需要一种在传统交通信号系统和交通标记基础上,在不改变司机对交警指挥识别习惯、不影响所述系统的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在人识别的基础上车辆安装的识别设备上也可同步识别的辅助方法,使交警指挥的传统加数字化双重识别可大大增加交通安全性减轻司机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紧张,减轻交警工作压力和指挥的标准化,为今后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标准数字化的交通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其组成包括:棒身本体,所述的本体顶部安装有LED灯聚光罩,所述的聚光罩内安装有红LED灯组和绿LED灯组,所述的红LED灯组与驱动电路A连接,所述的绿LED灯组与驱动电路B连接,调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的驱动电路B、所述的驱动电路A、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池组、功能控制按钮组连接。
所述的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所述的电池组的12V输出分别与所述的驱动电路A、所述的驱动电路B连接。
所述的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所述的微处理器内存放交警所使用的交通指挥的编码,通过9个按钮组成的功能控制按钮组控制9种交通指挥编码基波的输出;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OUT-1输出红交通指挥编码基波,经57KHZ或更高载波频率调制电路调制,输出至红LED灯驱动电路A,驱动红LED灯组;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OUT-2输出绿交通指挥编码基波,经57KHZ或更高载波频率调制电路调制,输出至绿LED灯驱动电路B,驱动绿LED灯组;在按下所述相应交通指挥按钮时,57KHZ或更高载波频率调制编码信号间隔1秒连续输出,通过红LED灯组和绿LED灯组,以光调制的方式发射出去,松开按钮信号停止输出;所述调制电路的调制频率受微处理器OUT-3控制,
所述的具有红和绿光交通编码信号输出的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所述的编码的编码地址范围是90-B0,由6组8位2进制PWM 或PPM时序控制编码构成,交警使用的交通指挥手势与功能控制按钮组的按键一一对应,按动相应交通指挥按钮时,所述红LED灯组输出相应的编码信号,其中包括:停车检查、违章警告、超速警告、慢行4个指令编码信号;所述绿LED灯组输出的编码信号包括:左转、直行、右转、掉头、停9个指令编码信号。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成本低廉,增加了指挥棒的功能,使交警在人工指挥环境下实现指挥信息数字化,可大大提高交警的指挥能力,减轻劳动强度,数字化交警用指挥棒内的红LED灯组、绿LED灯组和控制电路经简单处理就可安装在警用车的警示灯内。
2.本发明在现有交警用指挥棒基础上增加指挥信息输出功能,增加该设备的功能。本发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投资小,回报大。本发明大大增加交警的指挥效能,减轻交警人工指挥强度。
3.本发明能解决当前交警在交通指挥过程中信号系统只能用手势和交警指挥棒的单一模式,对交通信号和交通标记的双重识别可大大增加交通安全性,减轻交警人工指挥压力和司机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紧张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平状灯具
- 下一篇:LED光源模组及包含其的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