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翻转移动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4984.0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平;吴斯奇;叶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翻转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报废汽车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报废汽车升降、翻转、移动的设备—升降翻转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工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产销突破1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突破7000万台,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会超过2亿辆。现在每年的报废汽车量约为500万台,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废汽车的量还会不断加大。因此对于报废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的妥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7月1日,国家发布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08),明确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在产地、设施、设备的要求,特别是规范了拆解作业程序,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好的报废汽车精细化拆解(非破坏性拆解,取得汽车零部件)设备。
目前报废汽车拆解,通常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用升降平台将报废汽车举升到一定高度,拆解汽车零部件。第二种是人工操作,将报废汽车翻转一定角度,拆解汽车零部件。用升降平台精细化拆解报废汽车,工人抬头作业,工作强度大。这两种拆解报废汽车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报废汽车的高度和角度不便于根据拆解需要进行调节,有些部位的零部件拆卸困难(例如,发动机),拆解耗时长,操作舒适性差;(3)不利于非破坏性拆解,完整取得汽车零部件。这两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不能自由实现升降、翻转、移动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报废汽车升降、翻转、压车、上料、下料于一体的拆解设备—升降翻转移动平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升降翻转移动平台,包括导轨、货叉、升降架、压车臂、压车臂油缸、翻转架、升降油缸、翻转油缸、翻转支座、移动导轨车、移动油缸,所述导轨上安装有可以沿导轨滑动的移动导轨车,移动油缸一端铰接在移动导轨车上,另一端铰接在导轨上;所述翻转架通过翻转支座铰接在移动导轨车上,所述翻转油缸一端铰接在翻转架上,另一端铰接在移动导轨车上;所述翻转架上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货叉,所述升降油缸一端铰接在翻转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顶部安装有压车装置。
优选的,所述压车装置包括压车臂、压车臂油缸、压车块,所述压车臂铰接在升降架顶部,所述压车臂呈弯曲状,所述压车臂的端部装有一压车块,所述压车臂油缸一端铰接在升降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压车臂的弯曲部位。
优选的,所述压车装置包括压车臂、压车臂油缸、压车块,所述压车臂固定安装有升降架上,所述压车臂上装有压车臂油缸,所述压车臂油缸另一端装有压车块。
本发明提供的报废汽车升降翻转移动平台,在报废汽车拆解过程中可以自由升降、翻转、压车、上料、下料,能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抬头工作),所需高度和角度可以根据拆解需要进行调节,拆解效率高,操作舒适性好;有利于非破坏性拆解,完整取得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压车装置能有效防止汽车倾翻,减小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符合国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08)。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料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翻转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1—导轨,2—货叉,3—升降架,4—压车臂,5—压车臂油缸,6—翻转架,7—升降油缸,8—翻转油缸,9—翻转支座,10—移动导轨车,11—压车块, 12—移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