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及其品系的建立方法、三倍体鱼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6126.X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军;覃钦博;刘筠;罗凯坤;张纯;陶敏;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 同源 四倍体 鲫鱼 选育 方法 及其 品系 建立 三倍 | ||
1.一种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以红鲫为母本、团头鲂为父本的鲫鲂杂交F1代中挑选出异源四倍体鲫鲂,对其进行饲养;待繁殖季节,在异源四倍体鲫鲂群体中,挑选能产生不同大小卵子的雌性个体以及能产生水状精液的雄性个体分别作为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再进行人工干法授精,将受精卵置于培养皿中进行流水孵化,再对孵化出的鱼苗进行饲养,在饲养后的异源四倍体鲫鲂自交后代中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最终挑选出染色体数目为200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鲫鲂杂交F1代中挑选出异源四倍体鲫鲂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流式细胞测定鲫鲂杂交F1代DNA含量、利用肾细胞染色体制备工艺检测鲫鲂杂交F1代染色体倍性,进而挑选出异源四倍体鲫鲂;对挑选出的异源四倍体鲫鲂进行饲养时,养殖数量在3000尾以上,且雌、雄比例控制为1∶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异源四倍体鲫鲂群体中挑选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时,均选取两龄以上、无病态、发育良好、性成熟特征明显的F1代异源四倍体鲫鲂;所述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在进行人工催产前,先放入亲鱼池内人工精养3~4个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选母本亲鱼的方法具体包括:挑选腹部膨大、轻压腹部能挤出墨绿色卵子的雌性个体,取该雌性个体的少量卵子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挑选出能产生不同大小卵子的雌性个体;
所述挑选父本亲鱼的方法具体包括: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能挤出水样精液的雄性个体的精液进行镜检,选择精液中有活精子的雄性个体作为父本亲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催产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在4月初至5月下旬,水温维持在20℃~26℃,然后对母本亲鱼先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混合液催产,其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量为600IU/kg~800IU/kg,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用量为10μg/kg~20μg/kg;再对父本亲鱼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混合液,相比母本亲鱼,其注射剂量减半;然后按1∶(5~10)的数量比将注射后的母本亲鱼、父本亲鱼放入同一产卵池中,再向产卵池中冲水,之后停止冲水并让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在静水中催产,直至其开始顺利产卵和产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干法授精是在人工催产8h~12h后进行,人工干法授精时将受精卵均匀铺于玻璃培养皿中,并在20℃~22℃下进行流水孵化。
7.一种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品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选育方法获得的同源四倍体鲫鱼中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进行自交,并通过多代培育建立得到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品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性可育同源四倍体鲫鱼品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交的具体方法包括:将一龄以上所述同源四倍体鲫鱼中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放入亲鱼池内,先进行人工催产,再进行人工干法授精和流水孵化,最后进行饲养,直至鱼苗长成后经检测获得下一代同源四倍体鲫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1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客车气路排水装置
- 下一篇:自动调控式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