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混合物进行沙丘裸露创面快速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6127.4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昆;赵学勇;王晓江;张铜会;李玉霖;左小安;云建英;李玉强;刘新平;苏娜;冯静;曲浩;毛伟;黄文达;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F17/00;C05F15/0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13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混合物 进行 沙丘 裸露 创面 快速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机混合物进行沙丘裸露创面快速修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纤维素高效分解菌群的定向培养:
取固定沙丘、丘间低地、沙质草地中表层土壤结皮,破碎后加入少许牛粪混合,组成分解菌源母质,然后用纤维素秸秆粉培养液对菌源母质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初级分离,培养3d;之后,将初级培养液取10ml转接入纤维素培养液中,30℃水浴中摇瓶培养15天,用此法筛选出的微生物菌群即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群,编号为NMCel,用于后期有机混合物快速发酵;
步骤二、有机混合物发酵与制备:
将玉米秸秆粉碎成大小5cm长度左右,以秸秆:牛粪的干重比为2:1混合;同时将NMCel菌群培养液稀释20倍,将菌群稀释液喷洒在玉米秸秆和牛粪的混合物中进行搅拌,使有机混合物保持约200%的持水率;然后将搅拌均匀的有机混合物置于发酵池中,每隔2天搅拌一次,保持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每次搅拌的时候测定有机混合物的持水率,持水率不足200%时加适量菌液,使其始终保持200%的持水率;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为宜;发酵进行到大约1-2个月的时候,有机混合物中就能见到少量菌丝体,混合物颜色发黑,变得松软;此时,发酵结束,有机混合物制备成功,可以进行大田利用;
步骤三、有机混合物播撒:
在风沙强度较弱的5月底到6月初,将有机混合物以1kg/m2的添加量喷洒到沙丘裸露创面表层,具体喷洒面积以沙丘实际裸露面积为准,以行施法播撒差巴嘎蒿、胡枝子、狗尾草等固沙植物种子,然后将播施种子后的有机混合物在地表踩压紧实;
步骤四、沙丘裸露创面修复:
利用具有一定保水性和粘性、并含有特定微生物菌群的有机混合物,将其撒播在沙丘裸露创面,诱导沙丘创面快速生成结皮,促进差巴嘎蒿等固沙植物种子萌发,对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逐步建立灌木-草被-结皮固沙体系,促使退化沙地持续稳定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固沙植物选取差巴嘎蒿、胡枝子、狗尾草,每行播撒种子的密度为50-100粒/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1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