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张紧力测量功能的高精度卷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6203.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峰;唐晓强;王立平;王伟方;刘志华;向天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B65H59/40;B65H59/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张紧力 测量 功能 高精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索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张紧力测量功能的高精度卷索装置。
背景技术
索并联机构的驱动支链为柔性索,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空间大,高负载能力,易拆装,可重组,模块化程度高,价格低廉和运动速度快等优点,逐渐获得广泛应用。索并联机构的核心部件为卷索装置,卷索装置直接决定索并联机构的终端精度和动态性能。
目前,卷索装置多采用简单的滚筒机构,通过在滚筒上刻螺旋槽,或者外加一个往复导向机构来保证钢索在滚筒上的有序缠绕。这种做法导致出索点时刻变动(滚筒与导向机构之间的索长时刻变动),无法精确地控制绳索的收放,且只能完成单一规格绳索的缠绕。另一方面,现有的卷索机构没有张紧力测量模块,需要额外添加力测量装置(在绳索内串联拉压力传感器),安装比较繁琐,且容易造成线路的磨损和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张紧力测量功能的高精度卷索装置,通过协同卷筒的转动和平移运动,保证卷筒出索位置和姿态相对底板基本恒定,从而有效提高的绳索的控制精度,同时,可以实时测量绳索的张紧力,避免绳索的虚牵和过载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张紧力测量功能的高精度卷索装置,包括平行固定于底板17上的直线导轨7和双向丝杠15,位于直线导轨7上的滑块16上安装有支架11,支架11上固定有滚筒12,滚筒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0依次连接减速器9和驱动电机8,另一端通过同步带轮2和同步带1连接丝杠螺母14,丝杠螺母14通过滚动轴承与连接块13相连,连接块13与滑块16固联,绳索6依次绕过设置在底板17底面上的第一导向轮4和底板17顶面上的第二导向轮5,其中第一导向轮4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底板17上。
本发明可以用一个独立的小功率驱动电机代替所述同步带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保证滚筒出索位置和姿态相对于底板基本固定,提高绳索的控制精度。
(2)通过调整同步带的减速比,该卷索装置可以快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绳索。
(3)集成张紧力测量模块,可以实时测量绳索的张紧力,无需额外的力测量装置,应用方便。
(4)应用于索并联机构可以有效避免绳索的虚牵和过载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是索导向轮及同步带机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案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和3,本发明一种具有张紧力测量功能的高精度卷索装置,包括平行固定于底板17上的直线导轨7和双向丝杠15,位于直线导轨7上的滑块16上安装有支架11,支架11上固定有滚筒12,滚筒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0依次连接减速器9和驱动电机8,另一端通过同步带轮2和同步带1连接丝杠螺母14,丝杠螺母14通过滚动轴承与连接块13相连,连接块13与滑块16固联,绳索6依次绕过设置在底板17底面上的第一导向轮4和底板17顶面上的第二导向轮5,其中第一导向轮4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底板17上。
其工作方式:参照图1、2和3,电机经减速器9驱动滚筒12转动,实现绳索6的收放。滚筒12通过同步带1将转动传递给丝杠螺母14,丝杠螺母14在转动的同时能够沿双向丝杠15往复平移运动,并通过连接块13和滑块16将平移运动传递给滚筒12,实现滚筒12的水平移动。因此,滚筒12在转动的同时会水平运动(即滚筒12在转动一周的同时平移一个绳索直径的距离),从而保证滚筒12出索的位置和姿态相对于底板17基本恒定,提高绳索6的控制精度。绳索6依次通过第一导向轮4和第二导向轮5,保证绳索6与拉压力传感器3的方向平行。绳索6的张紧力f=(F-F0)/2,其中,F为实时测出的传感器拉力值,F0为未预紧的情况下测出的传感器初始拉力值。
此外,该装置将拉压力传感器3引入导向机构内,可以实时的测量绳索6的张紧力,无需额外添加力测量元件,同时可以避免绳索6的虚牵和过载断裂。
本发明实施方案II,如图4所示,同步带1可以由一个独立的小功率驱动电机18代替。此时,可以采用双向丝杠或单向丝杠15,电机18带动单向丝杠15旋转,丝杠螺母14仅做水平运动。
本发明中,当更换不同直径的绳索时,可以调整带传动的减速比(或直接调整方案II中丝杠驱动电机的转动比例)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