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delica语言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6969.X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舟;张二青;罗江;李伟;石建军;代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delica 语言 交通 信息 物理 系统 仿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信息物理系统(也称为交通控制物联网)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Modelica语言对交通领域信息物理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其仿真验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国际上交通系统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交通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强耦合、泛时空复杂系统,近年来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也称为控制物联网)理论与技术的出现,为传统交通系统中感知、计算、通信和控制等过程之间由于缺乏互联互通互操作而导致的系统不能实现充分的协调与优化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目前关于CPS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对于交通领域的CPS更是近几年才得到关注,很多学者对其研究也仅仅是在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概念层面的设想,基于CPS概念并结合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包含感知、通信、计算、控制和服务五个层次。但是,这些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诠释相应模块的功能及涉及到的若干关键技术上,虽然为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支撑,但是却没有在计算机仿真实现方面对交通信息物理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而面向CPS的系统建模与仿真却是研究CPS的基础技术之一。目前相关研究集中于系统建模与系统验证等方面,其中,如何将一个物理过程借助于数学框架抽象为能够用于计算机仿真的数学模型是研究CPS所必须面临的挑战。基于方程的建模语言Modelica由于其所固有的特性使得在构建CPS系统模型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与优势,比如:1)Modelica接口和组件机制便于构建大规模复杂系统模型;2)基于Modelica中丰富的接口机制,能够灵活方便的定义信息部分与物理部分之间的接口及接口属性;3)Modelica同步数据流原则和单赋值原则是其具备描述离散混合系统的能力,并在仿真过程中处理系统中的并发和同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Modelica语言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的仿真方法,该方法针对面向CPS的系统建模与仿真,且相关研究集中于系统建模与系统验证方面,将一个物理过程借助于数学框架抽象为能够用于计算机仿真的数学模型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Modelica语言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的仿真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系统模型整体架构
对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将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层。提出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从中可清晰的看出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的物理部分和信息部分的分离与融合。
(1)对象层
对象层包括车辆和人在内的交通对象、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物理单元,其中有些直接参与交通系统而影响系统状态,有些由于影响交通状态而包含在系统中。
(2)检测层
系统检测部分是系统通信、计算、控制和服务的基础,包括大量的检测设备,如红外、微波、超声波检测器、RFID、视频和线圈采集设备。这些传感器负责检测用户感兴趣的物理世界的状态,例如:对交通载运工具、交通参与者及交通基础设施等交通要素在内的信息检测。检测的原始数据经节点汇集融合处理之后传输到信息控制中心,而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部分原始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传输至所需要的单元。
(3)计算层
系统数据处理部分,根据系统需要对数据做相应的处理。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和量度有了较大的进步。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包含海量数据,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理论都将应用于交通信息物理系统,使其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发展。这里数据处理也将做为一个单独的模块进行分析、建模。
(4)控制层
从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相应决策,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控制作用。目前交通领域内的控制方式相对简单且固定、控制灵活性差,有时会出现难以实现系统范围内的最优控制而不得不牺牲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在交通控制信息物理系统中应当设计科学适宜的控制算法,使交通信息物理达到我们预先设定的控制目标。
(5)执行层
执行控制决策,以达到控制被控对象的目的。在交通信息物理系统中,交通参与者接触最多的就是各执行单元,其中包括交通信号灯、可变信息板以及电台广播。执行单元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交通参与者,改变其交通行为,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
(6)通信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恢复过流保护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爆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