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蒽醌法制双氧水化工艺中氧化尾气爆炸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7219.4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8B21/16;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法制 双氧水 化工 氧化 尾气 爆炸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蒽醌法制双氧水化工艺中氧化尾气爆炸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是世界主要的基础化学产品之一,目前,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是其主要生产方法,该技术已趋成熟,但国内外厂商仍在对工艺的个别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和改进,改进内容主要针对氢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工作介质,以及成套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单位体积工作液的过氧化氢生产能力。但是,该工艺同时涉及了氢化和氧化两个过程,且产品过氧化氢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分解,造成工艺的危险性较高,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装置在氧化时需要通入空气,而氧化反应器内含有大量易燃物,若氧含量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燃爆,这是目前装置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亟需设计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CN202803038涉及一种膨胀制冷+碳纤维氧化尾气回收装置,其特点是在氧化尾气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再用膨胀制冷,经过3个气液分离器后,最后用碳纤维回收装置进行芳烃回收。由于气相氧含量一般较高,极易发生燃爆事故,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氧化尾气易燃爆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防止蒽醌法制双氧水化工艺中氧化尾气爆炸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蒽醌法制双氧水化工艺中,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蒽醌法制双氧水化工艺中氧化尾气爆炸的控制方法,当氧化尾气中的氧含量体积分数≥8%时报警,≥14%时联锁,报警时操作人员需执行减少进料或切断进料的操作,联锁时切断气体和氢化液进料,气液分离器补入惰性气体,降低系统内的氧含量至报警限以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氮气从气液分离器顶部补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氧化反应器轴向上设置温度在线检测,实时检测氧化器内温度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氧化尾气冷却器后设置在线氧分析仪,检测氧化尾气中的氧含量。
本发明通过反应温度的多点监控和气相氧含量的在线监测,可保证氧化反应的温度与气相氧含量不超标,消灭发生燃爆危险的条件,有效保证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装置反应系统的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氢化液;2.空气;3.氧化反应后气相出料;4.冷却后气液混合物料;5.气液分离后气相出料;6.气液分离后液相出料;7.应急氮气;8.氧化反应后液相出料;9.在线氧含量分析;10.在线温度检测1;11.在线温度检测2;12.在线温度检测3;13.氧含量报警;14.氧含量联锁;15.温度报警;16为氧化反应器;17为冷却器;18为气液分离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某双氧水生产装置的氧化反应部分中,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氢化液从氧化反应器上部进入,空气从下部进入,氧化反应完成后,气相在塔顶出料,并经过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操作,其中残余氧气一直作为不凝气存在。在氧化反应器上在不同高度设置三组在线温度检测,实时检测氧化器内温度情况,当温度超过65℃时报警,报警后操作人员需执行减少或切断进料的操作。在尾气冷却器后配置一个在线氧分析仪,当氧分析仪分析出的氧含量超过8%时报警,超过14%时联锁,报警时操作人员需执行减少进料或切断进料的操作,联锁时切断气体和氢化液进料,气液分离器从顶部紧急冲入氮气。此措施可有效保证双氧水装置氧化反应系统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标定方法与控制系统
- 下一篇:沥青混合料层间抗剪强度辅助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