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酸溶性钛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7600.0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彭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仁多凌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7/04;C21B1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1400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生产 品质 酸溶性钛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渣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酸溶性钛渣的方法,属于熔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钛矿资源的日趋减少,钛精矿的品位也越来越低,为寻求企业生存,众多冶炼生产企业都在研发、寻求低成本的熔炼低品位钛精矿的方法。但至今未得到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酸溶性钛渣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酸溶性钛渣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酸溶性钛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在每吨TiO2含量为45wt%以上的钛精矿中,加入120~145kg固定碳含量为82~83wt%的焦炭粉,或者加入165~180kg固定碳含量为85wt%以上的无烟煤粉,混合均匀;
B、将步骤A的混合料送入矿热炉中,通入50~100A电流进行前期熔炼1~2小时;再通入100~150A电流进行中期熔炼1~2小时;最后通入150~200A电流进行后期熔炼1~1.5小时;使熔炼温度逐渐升至1650~1720℃;
C、当步骤B熔炼至熔融物中的TiO2含量为74~80 wt%时,即放出渣铁熔融物至渣盆中,自然分离出上层的钛渣及下层的钛铁水;
D、放出步骤C下层的钛铁水后,经常规浇注成型,得炼钢用钛生铁产品;
E、将步骤C上层的钛渣进行水冷后,破碎、筛分,再磁选出铁粒后,即得酸溶性钛渣。
所述酸溶性钛渣可作为生产钛白粉、四氯化钛、海棉钛的原料。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合理、科学的原料配方,在仅用少量焦炭粉或煤粉情况下,通过通电电流的控制,使熔炼温度逐渐升至1650~1720℃,从而获得TiO2含量高且稳定的酸溶性钛渣产品,并使原料中的铁得到有效分离利用,大副降低了电耗,使电耗由常规方法的3200~3300度/吨渣,降低至2500度/吨渣,由于焦炭粉用量仅为常规方法(370kg/吨渣)的一半,在保证足够的还原条件的同时,减少CO、S、P等有害气体排放,有利于环保,同时通过电流控制,有效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为一成本低、环境友好、节能降耗的钛渣生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述钛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为:TiO2 47%、Fe2O3 15%、FeO 32%,CaO 0.45%、MnO 0.08%、MgO 0.68%、V2O5 0.09%、SiO2 0.9%;焦炭粉的主要成分为:固定碳84%、灰份8%、挥发份4%、水4%。
A、在每吨TiO2含量为47wt%的钛精矿中,加入130kg固定碳含量为84wt%的焦炭粉混合均匀;
B、将步骤A的混合料送入矿热炉中,通入50A电流进行前期熔炼2小时;再通入100A电流进行中期熔炼2小时;最后通入200A电流进行后期熔炼1小时;使熔炼温度逐渐升至1650℃;
C、当步骤B熔炼至熔融物中的TiO2含量为74 wt%时,即放出渣铁熔融物至渣盆中,自然分离出上层的钛渣及下层的钛铁水;
D、放出步骤C下层的钛铁水后,经常规浇注成型,得钛生铁产品,其主要成分为:Fe 97%、P0.03%、S0.05%、C2%、Ti0.01%、V0.02%;
E、将步骤C上层的钛渣进行水冷后,破碎、筛分,再磁选出铁块后,即得主要成分如下的酸溶性钛渣:TiO2 74%、CaO 4%、MnO 4.5%、MgO 6%、V2O5 5%、酸解率90%以上,以作为生产钛白粉、四氯化钛、海棉钛的原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述钛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为:TiO2 45%、Fe2O3 13%、FeO 30%,CaO 0.43%、MnO 0.082%、MgO 0.78%、V2O5 0.11%、SiO2 0.8%;无烟煤粉的主要成分为:固定碳86%、灰份7%、挥发份5%、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仁多凌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永仁多凌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