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研发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8834.7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师静静;张龙;王玉成;杨凯;王友志;梁涛;戚进修;戴安琪;崔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诺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1/22 | 分类号: | C07C3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烯丙酯 研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异硫氰酸烯丙酯因其医疗功效、抗癌作用、防腐抑菌与土壤消毒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异硫氰酸烯丙酯通常是以芥子油或辣根为原料,采用天然提取的办法获得,但这种方法能耗大, 产率低,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生产。近年来,国内开发了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人工合成工艺,即采用硫氰酸盐与烯丙基卤的液固非均相反应,通过常压蒸馏提纯法直接合成目标产品;该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但其反应时间长, 产率低, 后处理困难。因此,本文在原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加入有机溶剂,使硫氰酸盐与烯丙基卤发生均相反应,最后以减压蒸馏法收集产品,达到了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异硫氰酸烯丙酯是芥子油的有效成分,在食品、化工、医药和农药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国内外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丙烯醇的卤代羧酸酯或磺酸盐与硫氰酸盐反应; ⑵丙烯胺与硫光气或二硫化碳反应;⑶丙烯氨基二硫代甲酸盐与氧氯化磷反应; ⑷丙烯硫醇、硫醚与卤氰反应,氯丙烯、氰化钠及硫磺在乙醇介质中反应; ⑸卤代丙烯与硫氰酸盐的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60~90 ℃,溶剂可用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酸胺、二甲基亚枫等。这五种合成芥子油的方法,都有其缺点,有的是原料希缺昂贵,毒性剧烈,易爆易燃,有的是反应条件苛刻,操作手续麻烦,不适于我们现有条件下生产。另外还有采用芥子油或辣根为原料,采用天然提取的办法获得,但这种方法能耗大、产率低、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近年来,国内开发了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人工合成工艺,一是采用硫氰酸盐与烯丙基卤的液固非均相反应,通过常压蒸馏提纯法直接合成目标产品,该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二是采用有机溶剂,使硫氰酸盐与烯丙基卤发生均相反应,最后以减压蒸馏法收集产品。
许多报道认为,氯丙烯与硫氰酸钠非均相体系反应,反应时间长、产率低,反应终点也难判断,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反应的非均相体系造成的结果。通过实验我们选取合适的催化剂,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克服非均相反应的缺点,达到了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为溶剂、硫氰酸钠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实验,采用非均相反应,再通过减压蒸馏提纯法合成目标产品收集异硫氰酸烯丙酯。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实现的:以水为溶剂,硫氰酸钠和烯丙基氯为原料,硫氰酸钠和烯丙基氯摩尔比为1.02:1~1.04:1之间,在新型的复配催化剂5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50%磷酸三丁酯催化作用,使用氮气保护的不锈钢反应釜,温度为80~90℃,压力为0.2~0.4MPa,使用计量泵向不锈钢反应釜中打入烯丙基氯。10%食盐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真空度在0.085~0.095MPa,温度在70~80℃减压蒸馏收集异硫氰酸烯丙酯,产品产率(以氯丙烯计)达到97%以上。
合成化学反应式为:
NaSCN+H2C=CHCH2Cl————→H2C=CHCH2NCS+NaC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按上述的操作步骤操作。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1L充满氮气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200g的硫氰酸钠、12g复配催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三丁酯和400g水,600r/min搅拌并加热到80~90℃,反应压力控制在0.2~0.4MPa,使用流量为90ml/h的计量泵2小时内向不锈钢反应釜中打入烯丙基氯187g。保持反应液温度在80~90℃,反应压力控制在0.2~0.4MPa,继续反应0.5小时。取样检测烯丙基氯残余小于0.2%,冷却降温。弃去下层水层,留上层有机相。使用食盐水200ml×3洗涤上层有机相,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水。有机相最后减压精馏,收集在真空度0.085~0.095MPa,温度在70~80℃的馏分,得到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产品237g,产率(以氯丙烯计)达到98%,产品纯度99.9%,水分含量小于0.1%。
实施例2.
在装有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1L充满氮气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230g的硫氰酸钠、14g复配催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三丁酯和460g水,600r/min搅拌并加热到80~90℃,反应压力控制在0.2~0.4MPa,使用流量为90ml/h的计量泵2小时内向不锈钢反应釜中打入烯丙基氯215g。保持反应液温度在80~90℃,反应压力控制在0.2~0.4MPa,继续反应0.5小时。取样检测烯丙基氯残余小于0.2%,冷却降温。弃去下层水层,留上层有机相。使用食盐水200ml×3洗涤上层有机相,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水。有机相最后减压蒸馏,收集在真空度0.085~0.095MPa,温度在70~80℃的馏分, 得到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产品272g,产率(以氯丙烯计)达到97.8%,产品纯度99.8%,水分含量小于0.1%,密度1.010~1.014(20℃,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诺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诺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