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型一氧化氮低温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0902.3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孙钰铭;徐晶;韩一帆;任乐乐;叶黎城;周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37/02;B01D53/86;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一氧化氮 低温 氧化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治理领域,尤其涉及整体型一氧化氮低温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一般90%-99.5%为NO,其余为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是PM2.5颗粒、臭氧和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2012年1月1日我国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新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排放废气作了规定,要求NOx排放不能超过100mg/m3。NOx的排放源包括移动源和固定源。移动源主要为汽车尾气,固定源则主要为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提供能源的各类工矿企业,如火电厂。此外,硝酸生产厂等化工企业也排放含NOx尾气。目前人为排放的NOx中95%以上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因此有效地控制固定源的NOx排放是解决我国NOx污染的关键问题。
在各种控制固定源NOx排放的技术中,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工艺是目前国际上行之有效、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硝技术。该技术商用的催化剂是V2O5或WO3改性的V2O5/TiO2催化剂,有效工作温度为300-400℃。但是我国火电厂或硝酸厂等的烟气排放温度通常在室温至180℃之间,而商用NH3-SCR催化剂在低温下基本丧失了催化活性。因此,亟需开发出低温脱硝技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科学家提出了气相氧化-吸收脱硝技术,其思想是利用气相氧化的方法,将废气中NOx中溶解度较小的NO通过废气中的低浓度O2氧化成NO2、N2O5等,然后再用碱性、氧化性或者还原性的吸收液进行吸收,从而达到降低废气中NOx排放的目的。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不仅能实现废气脱硝净化,还能实现NOx的资源化利用,因而引起了工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此类技术目前仍未大规模工程化。
从已研究过的NO氧化催化剂来看,负载型贵金属Pt催化剂和Mn、Co、Cu、Cr、V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028596A公开了一种NO氧化催化剂,是一种锰基纳米粉体氧化物,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催化氧化转化率高,当反应温度为200℃时即获得约70%的催化转化效率,当温度升至400℃时,废气中NO2/(NO+NO2)的比值可高达92%。中国发明专利CN102188979A介绍的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硝催化剂是以钛交联粘土为载体,浸渍法制备而成,当NO体积分数为500ppm,O2体积分数为15%,空速为13000h-1时,NO的氧化度可以达到45%。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451679A公开了一种NO氧化剂,以二氧化锰为活性成分,以耐熔惰性材料为载体,活性组分包覆在载体表面,可以在常温下将气体中的低浓度NO快速完全地氧化为二氧化氮,但不适用于高空速下利用烟气中的低浓度O2对NO进行催化氧化的过程。
由于工厂排放含NOx废气一般是在流程尾部,流量大但气体压力小、温度低,因此要求脱硝催化剂不但具备低温高活性,而且催化剂床层压降应尽可能小,以防止大气倒灌。然而目前研发的NO氧化催化剂的外观形态大多是粉末或小颗粒,不符合工业大型反应装置中催化剂的装填要求,因而无法直接用在工厂含NOx废气的治理流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0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酒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