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1241.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戈;李雪涛;李绪东;常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维修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工业设备中,轴用弹性挡圈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轴向力大、耐冲击,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固定零部件的轴向运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轴用弹性挡圈安装于圆孔内,其外径比待装配的圆孔直径稍大。安装时须用开口钳,将钳嘴插入轴用弹性挡圈的孔中,从而夹紧轴用弹性挡圈,然后将其放入预先加工好圆孔的内槽中。
现有技术中安装轴用弹性挡圈的开口钳只能单手操作,工作状态不稳定,且开口钳的每种型号尺寸固定,影响到多种轴用弹性挡圈的安装及拆卸进度,增强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其包括:具有通孔的导向套,呈管状,靠近所述导向套下部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右凸起;具有顶部和底部的导向杆,所述顶部敞露在所述通孔外,所述底部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通孔外;左、右夹持杆,以关于所述导向杆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列于所述导向套下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夹持杆的上段与所述左凸起铰接,所述右夹持杆的上段与所述右凸起铰接,位于所述左夹持杆和右夹持杆下段的端部分别与待夹持的轴用弹性挡圈的左、右孔接触;左、右连杆,以关于所述导向杆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列于所述导向杆底部左右两侧,所述左连杆的右端和所述右连杆的左端均与所述导向杆底部铰接,所述左连杆的左端与所述左夹持杆的中段铰接,所述右连杆的右端与所述右夹持杆的中段铰接;套装于所述导向杆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部固定于导向套下部的底面上,另一端部固定于导向杆底部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其中,所述导向杆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左、右连杆转动以使左、右连杆趋于呈水平放置状态,从而带动所述左、右夹持杆均向外张开以将所述轴用弹性挡圈的开口度变大。
在如上所述的夹持装置中,优选,所述左夹持杆和右夹持杆均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位于所述左夹持杆下段的内侧壁向外弯曲以与位于所述左夹持杆下段的外侧壁相交形成夹持爪;位于所述右夹持杆下段的内侧壁向外弯曲以与位于所述右夹持杆下段的外侧壁相交形成夹持爪。
在如上所述的夹持装置中,优选,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呈倒置筒状的、插入到所述通孔中的压盖,所述压盖的筒底位于所述导向杆顶部侧,所述压盖的筒壁位于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之间,所述压盖的筒壁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夹持装置中,优选,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呈倒置筒状的、插入到所述通孔中的压盖,所述压盖的筒底位于所述导向杆顶部侧,所述压盖的筒壁位于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之间,所述压盖的筒壁下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筒沿,所述筒沿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接触。
在如上所述的夹持装置中,优选,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向套的上部套接的把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导向套、在导向套内上下移动的导向杆、分列导向杆两侧的左、右夹持杆、与左、右夹持杆铰接的左、右连杆以及拉伸弹簧,将轴用弹性挡圈的开口度变大以安装,实现了夹持住轴用弹性挡圈的两个夹持杆之间的夹持间距可调节,满足了不同规格的轴用弹性挡圈的安装,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且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为轻便型夹持装置,能够提高设备维修及安装精度和作业效率。对于空间位置受限的地方,工作稳定性强,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轴用弹性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导向套、100底面、11左凸起、12右凸起、
2导向杆、3左夹持杆、4右夹持杆、5左连杆、6右连杆、
7拉伸弹簧、8把手、20压盖、200筒沿、
9轴用弹性挡圈、91左孔、92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其包括:导向套1、导向杆2、左夹持杆3、右夹持杆4、左连杆5、右连杆6和拉伸弹簧7。
其中,导向套1呈管状,在其中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贯穿导向套1的上部和下部,为插入导向套1中的导向杆2上下移动提供通道。在靠近导向套下部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左凸起11,在靠近导向套下部的右侧壁设置有右凸起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1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土栽培室内的水流循环管道
- 下一篇:心电电缆用雷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