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湿膜表冷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2648.0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军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龙芳;宁星耀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湿膜表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结构湿膜表冷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机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
风冷空调机是通过室外的散热盘管和风机,直接向空气散发制冷时产生的热量。通常将散热盘管称为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简称表冷器),其结构为多组铜管阵列,铜管内流动有制冷剂,铜管外涨接密集的散热铝翅片。风冷空调机可以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实现一机两用。冬季制热时,表冷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多用于家用、小型或大型热泵机组。由于完全是通过风机带动空气,让空调机内的制冷剂在表冷器外表与空气换热,使得制冷效率一般仅有COP3.2左右。
水冷空调机则增加了冷却水系统,空调机冷媒先与冷却水换热,再通过冷却塔向空气散热。水冷空调机一般多为大型夏季单制冷空调机组(螺杆、离心机组)。水冷空调机组COP一般在5.0以上,但是水冷空调机的体积大,成本高,结构复杂。
现有的表冷器结构由肋管(空调机一般采用紫铜管)、联箱和护板组成,肋管内流动有冷(热)制冷剂,肋管外有翅片,通过肋管胀管与翅片紧密配合。其中肋管和翅片是主要换热部件。常见的翅片形式有绕片式、皱槽式、轧片式和套片式等。表冷器的传热面结构形式有板式(如螺旋板式、板壳式、波纹板式、板翅式等)和管式(如列管式、套管式、蛇形管式、翅片管式等),空调机常用的为翅片管式,可分为平翅片、波纹翅片、冲缝型翅片和百叶窗翅片,以保证进行空气热交换的扰动性,使其处于紊流状态下,较大地提高换热效率。
为使风冷空调机更节能,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回收冷凝水或自来水喷淋(雾)两种方式来提高风冷空调机的能耗比COP。通过回收空调制冷时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采用不同方式将冷凝水(或自来水)在表冷器上(或附近)直接蒸发,利用水的蒸发吸收的潜热,额外增强空调表冷器的散热效果,降低空调制冷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从而降低空调的能耗。但目前空调的冷凝水一般都直接排走,没有进行循环利用。
现有技术中关于冷凝水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采用超声雾化器将冷凝水雾化后随风机吹洒在表冷器表面。但是超声雾化器极易损坏,造价高,难于实用化。
(2)采用微型离心式水泵将冷凝水加压雾化喷洒在表冷器表面。但是水泵高速运行,在冷凝水断断续续的情况下,水泵极易损坏,难于实用化。
(3)采用将冷凝水收集后以自流方式在表冷器上流淌。但是冷凝水有效利用率低,在表冷器上随机流淌,滴水问题未克服。
(4)增加一个浸水式蒸发器。附加一个蒸发式冷凝器,但是这种方式使空调系统复杂化,故障率增加,损失空调整机的质量可靠性。
(5)采用风机风叶甩出冷凝水。但是这种结构冷凝水有效利用率低,仅适用于窗式空调机,而现有的家用空调产品中,95%都是分体式空调机。
(6)将冷凝水集中,当中水使用。如冲洗浇灌等,但是这种方式不能起到节能效果。
(7)透膜加湿器。许多层水片层,它们由疏水性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包围,形成一层层膜袋。水片层之间垫有波纹板,形成空气通路,当空气流过水片层之间,由于透湿膜水一侧的水蒸汽压力大于空气侧的水蒸汽分压力,水蒸汽就在其压力差的作用下从水侧通过透湿膜的膜孔进入空气侧。如《暖通空调》2003年第2期第33卷发表的“房间空调器冷凝水的利用与节能”一文。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空调冷凝风机的风阻力,降低整机换热系数,结构复杂且成本高。
(8)空调器中增设一个小水槽,先使冷凝水汇流到水槽中,然后利用微泵抽送冷凝水到雾化器中,雾化器把雾化后的水气送进室内,完成对室内的加湿;雾化器要设置在送风道处,冷凝水流向的转换通过二通电磁阀完成。如《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第10期发表的“家用空调器无滴水可调湿技术研究”一文。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一套庞杂的传感器保护系统,总体造价高,使家用空调的成本难以消化。
(9)采用加微型水泵和0.5mm×64孔铜管淋水结合的方案,效果最为明显,可提高能效比EER达8.38%,制冷量提高1.58%,空调功率降低达6.29%。如《制冷与空调》2006年第2期发表的“小型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利用与节能实验探索与研究” 一文。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现有冷凝水的利用方式虽然很多,但尚存在以下缺陷:或成本高,或可靠性差,或结构复杂,或有效利用率低。这也是上述方法公布十多年来,市售空调机均没有设置冷凝水利用装置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军,未经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