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048.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美;崔西泉;孙建翠;王荣梅;吴雅迪;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9/10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71016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废用性 骨质 疏松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 DOP),是由于机械应力对骨的作用减少从而导致机体局部或全身的骨量丢失和骨质量降低而出现的一种局部或全身的骨质疏松现象。临床中因各种疾病原因而必须长期卧床、运动能力受限和外科制动的患者以及宇航员都有可发生DOP。当制动导致骨的正常负荷减弱或者消失时,与外力负荷相对应的骨重建随之发生,引起机械强度下降,骨质萎缩。有研究表明,当病人卧床4周时,髂骨松质骨骨量开始下降,至卧床25周时骨量下降约为33%虽然在主动活动后可以慢慢恢复,但往往时间较长,已经成为骨关节疾病、外伤、骨关节手术后必须接受长期制动的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障碍,甚至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骨折,进而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如何在卧床期间预防和减少骨量丢失,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几率,缓解骨质疏松并发的疼痛,是医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中医药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和确定的临床效果,被广泛的运用到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古代医籍中虽无废用性骨质疏松之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骨痿”的范畴。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肾主骨生髓”的理论,其临床治疗中多以补肾为主进行古方加减或自拟方进行治疗。如周志昆等用黄芪三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结果显示治疗组骨碱性磷酸酶(AKP)、4小时尿钙/肌酐及经脯氨酸/肌酐(HyP/cr)均显著性降低,而骨密度和血清雌二醇均显著升高,检测BMD和血雌二醇水平均显著性升高,提示黄芪三仙汤可提高雌激素水平,从而改善骨代谢,防止骨丢失,这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垂体-性腺轴功能来实现的。邹小娟等用补肾壮骨通痹汤为基础方,治疗肾虚络痹所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康毅用淫羊藿、白术、黄芪等组成补骨胶囊,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何小琦等从补肾养血入手,用淫羊藿、巴戟天、金樱子、当归、白芍、大枣、何首乌等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不断发展有效提高了临床效果。
目前,现有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起到一定的疗效,但并不理想。因废用性骨质疏松起病隐匿,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因此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方剂较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药物,即益气补肾活血方,并通过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拟临床上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生理病理过程,从多方面研究了益气补肾活血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制成:
熟地、续断、桑寄生、当归、桃仁、红花、牛膝、骨碎补和甘草。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熟地20-30份,续断10-20份,桑寄生10-20份,当归10-15份,桃仁8-10份,红花10-15份,牛膝20-40份,骨碎补10-15份,甘草5-8份。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熟地22-25份,续断14-17份,桑寄生12-16份,当归11-13份,桃仁8-10份,红花10-13份,牛膝28-33份,骨碎补10-13份,甘草5-7份。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熟地24份,续断15份,桑寄生15份,当归12份,桃仁9份,红花12份,牛膝30份,骨碎补12份,甘草6份。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50-70份,太子参10-20份。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黄芪55-65份,太子参13-16份,熟地22-25份,续断14-17份,桑寄生12-16份,当归11-13份,桃仁8-10份,红花10-13份,牛膝28-33份,骨碎补10-13份,甘草5-7份。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黄芪60份,太子参15份,熟地24份,续断15份,桑寄生15份,当归12份,桃仁9份,红花12份,牛膝30份,骨碎补12份,甘草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是:称取配方量的原料药加药材体积5倍水,浸泡2h,第一次煎煮45min,倒出水煎液,加适量水,再次煎煮40min,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成一定浓度(剂量为480mg生药/ml),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