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状态指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096.5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光;王磊;李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王黎延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状态 指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状态指示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的设备中的部件的当前状态,根据所接收到的外部指令和所检测到的设备中的部件的当前状态,生成触发条件;检测设备中的部件的初始状态;根据所述初始状态及所述触发条件,确定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次级状态;根据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次级状态和初始状态,确定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最终状态,并输出与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最终状态对应的指示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可有效避免单元板端口指示灯逻辑冲突问题,同时联合考虑设备中的单元板端口、单元板和机框指示,使得这三种状态指示灯形成指示作用的一致性,即同一个状态表达类同的含义,同一种含义有类同的表现形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状态指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光配线网络(ODN,O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中设备状态指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光配线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是利用电子标签对光纤连接头进行唯一标识,基于此实现智能ODN体系,其内涵是相对传统ODN而言。传统ODN主要的设备类型是光配线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缆交接箱(OCC,CrossConnecting Cabinet for Communication Optical Cable)和光缆分纤箱(ODB,Opticalfiber Distribution Box),主要实现光缆配纤或分纤功能。就设备位置而言,ODF设备一般放在机房内,OCC设备一般放在路边,ODB设备一般放在室内、楼道等。传统ODN对光纤资源的普查、梳理或施工,只能依靠人工方式进行,当同一个节点设备的光纤资源量比较大时,容易出现光纤资源利用混乱的情况,存在光纤资源准确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造成光纤资源浪费和客户满意度下降等,长期以来的状态是放任不管,没有自动化管理手段。
智能ODN通过电子标签标识建立智能化的管理和操作施工流程,在传统ODN设备基础上引入主控单元、电子标签读写电路或智能分光模块,在光纤连接头上引入电子标签,实现智能ODN设备。如图1所示,智能ODN系统由智能ODN设备、智能管理终端和智能ODN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智能ODN设备又可分为智能光配线架、智能光缆交接箱和智能光缆分纤箱三类主要设备。智能ODN设备可有效提升光纤资源利用率、缩短施工周期、提升资源管理准确率。
现有智能ODN指示系统,未考虑智能ODN单元板端口指示灯存在逻辑冲突的情况,如同时实现多种逻辑指令时,将按多种逻辑指令执行,其显示结果将会误导施工人员,例如当指示灯同时出现常亮和闪烁状态时,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常亮逻辑。现有智能ODN指示系统在单元板端口、单元板和机框指示灯之间的逻辑缺乏关联性,同时存在单元板不同端口指示灯的状态而造成单元板和机框指示灯的逻辑冲突问题。逻辑冲突带来的指示混乱,将严重影响运维人员的判断,并使智能ODN指示系统丧失应有的指示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状态指示方法及装置,能根据各设备中单板的状态准确指示出其真实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设备状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接收到的外部指令和所检测到的设备中的部件的当前状态,生成触发条件;
检测设备中的部件的初始状态;
根据所述初始状态及所述触发条件,确定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次级状态;
根据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次级状态和初始状态,确定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最终状态,并输出与所述设备中的部件的最终状态对应的指示状态。
优选地,所述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B:设备中的部件待施工;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