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水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3130.9 | 申请日: | 201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邹高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守驯;邹高万;孙晶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力发电的流水发电装置。
技术背景:近几年来流水发电的专利申请很多,其中浮船、水轮机、变速器、发电机组成的发电系统居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水流利用率小。流水本身的能量就很小,再加船下及两边水流失太多,水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就更低。如果把流水挡住引导都进入水轮机会提高水能利用率的。
流水发电的水轮机转速低、叶片面积大导致转轮体积大、轴粗重量大的特点,合金瓦会运行不良。推力弹性金属塑料轴瓦已经普遍应用于大型立式机组中,卧式径向弹性金属塑料轴瓦又应用于大型灯泡贯流水轮发电机组的主轴承之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见申请201110165843.3)。这项技术应该纳入流水发电之中。
浮船的稳定差扭曲变形是必然的。球面支撑的轴承具有消解轴与基础间扭曲变形的能力。将该技术应用于流水发电机组会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立式混流发电机和立井贯流式发电机结构给我们启发,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新机型可以应用于流水发电中。
根据上面这些想法提出本发明设想。
发明内容:涉及一种水力发电的流水发电装置,是由流水通道、浮船、水轮机、变速器、发电机组成的,其特征是流水通道前段安装折叠型挡水板,后段是水轮发电浮船上下活动空间;折叠型挡水板两端部有导轮插入导槽能上下移动,最下折板边紧贴河底,最上折板边连接水轮机进水室口,折板间销轴链接;水轮发电浮船的水轮机转轮轴承是弹性金属塑料轴瓦结构。水轮发电浮船是流水槽卧轴式挡叶水轮机结构,转轮轴通过球面支撑坐落在浮船上。发电浮船是立井轴伸立式水轮机结构,浮船前段有进水槽,接连立式圆形流水井,井内安装立轴式转轮,转轮立轴伸出导水锥、上机架,通过推力轴承支撑,链接变速箱及发电机。
有益效果:折叠型挡水板可以随着浮船的升降而张开收拢,始终保持着将全部流水都导入水轮机口,进入水轮机提高了水能利用率。
水轮机推力和径向轴承是弹性金属塑料轴瓦结构及卧轴球面支撑都有校地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电浮船是立井轴伸立轴式水轮机结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流水发电机构,转轮立轴伸出导水锥、上机架盖,使得推力轴承、变速箱及发电机都在水面以上,便于安装、检修。
附图说明:图1流水发电装置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流水发电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水轮发电浮船是立井轴伸立轴式水轮机结构图
实现方法: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在图1和图2是卧式,流水通道19是钢混凝土建筑结构,其前段20两壁平行,有导槽9,安装折叠型挡水板6,后段是水轮发电浮船1上下活动空间。折叠型挡水板6端部导轮8插入导槽9內,挡水板6最下折板边紧贴河底,驱动装置4能使其上下移动,最上折板边连接水轮机流水槽10、(13)入口部。折板间销轴链接,折板与前段20壁间和折轴间充水胶囊7密封。流水槽10(13)浮船18、11是一个整体。浮船后有挡轮17支撑。挡叶水轮3的挡叶片12是曲线形状。转轮轴2轴承是弹性金属塑料轴瓦结构,通过球面支撑14坐落在浮船11、18上。转轮轴2连接变速机构15和飞轮21。发电机16接变速机构15。进水量的控制有流水槽的闸门机构5执行。
图3是立井轴伸立式水轮机浮船结构,浮船21前段有进水槽29进水口,接连立式圆形流水井28,井内安装立轴式转轮34,转轮立轴23伸出导水锥35、上机架27,通过推力头24的镜板支撑在推力瓦32上,推力头24还链接变速大齿轮25,小齿轮连接发电机22。摺叠板30通过活动轴31连接在进水槽29进水口下。转轮下导轴承33安装在导水锥35的下端,上导轴承26安静在上机架中。推力瓦32、上导轴承瓦26、下导轴承瓦33都是弹性金属塑料轴瓦结构。支撑轮36使浮船固定。
流水发电站是由若干个上述发电装置组合而成。同座电站可以有同样型号的发电装置组成,便于安装、检修。也可以不同型号组合。流水槽卧轴式挡叶水轮机结构的发电装置转轮体积大,运行噪音也大。立井轴伸立式水轮结构的体积相对较小,运行噪音也较小。
单座流水发电站是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的,只有与蓄能水电站或电池站联网才会发挥出经济效益。特别是整个江河流域按照水位落差不超过1米上下建设一个流水发电站,发挥流域集群效应方能显示出经济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守驯;邹高万;孙晶,未经孙守驯;邹高万;孙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浪推动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叶片尾缘喷气一体化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