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290.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斌;杨霄;葛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东方碾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2 | 分类号: | B22D4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铸件加工领域中,采用DISA(迪砂)生产线具有很大优越性,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生产质量、效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迪砂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旧砂、型砂水份自动控制,改进除尘系统以稳定旧砂的含泥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型砂性能稳定。然而,在铸件从造型机输出过程中,由于造型机温度很高,操作人员在工作和检修过程中不按程序操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铸件处理系统,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操作人员受伤发生,提高安全性,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铸件处理系统,其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操作人员受伤发生,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件处理系统,包括造型铸件的造型机、底座、冷却床、防护装置、可控制造型机关闭的红外设备,造型机的出料装置传输连接冷却床,出料装置和冷却床设在底座上方;防护装置为网状结构,其至少包括左侧板、门、右侧板,左侧板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出料装置的左侧,右侧板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出料装置的右侧,左侧板远离门的一端顶靠造型机,右侧板远离门的一端顶靠造型机,门包括门框、可开启连接门框的门板,门框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框、左框、底框以及右框,左框固定连接左侧板、右框固定连接右侧板,底框固定冷却床上表面且靠近出料装置与冷却床的连接处,红外设备包括若干对红外探头,至少一对红外探头固定在顶框和底框中部,和/或至少一对红外探头固定在左框和右框中部。
优选地,防护装置还包括顶板,顶板一端固定门框的顶框,另一端顶靠造型机。
优选地,防护装置可从底座拆卸。
本发明中,铸件处理系统包括造型铸件的造型机、底座、冷却床、防护装置、可控制造型机关闭的红外设备,造型机的出料装置传输连接冷却床,出料装置和冷却床设在底座上方;防护装置为包括左侧板、门、右侧板的网状结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出料装置的两侧,左侧板和右侧板远离门的一端分别顶靠造型机,门包括门框和可开启连接门框的门板,门框的底框固定在冷却床上表面且靠近出料装置与冷却床的连接处,红外设备包括若干对红外探头,至少一对红外探头固定在顶框和底框中部,和/或至少一对红外探头固定在左框和右框中部。通过对铸件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铸件的输出过程中,将操作人员隔离在安全区域,并且当操作人员打开安全门,违规进入高温危险区域时,一方面利用红外探测装置使造型机构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安全门的开关为造型机构的工作提供响应时间,为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双重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件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出的铸件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件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出的铸件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件处理系统,其包括:造型铸件的造型机1、底座3、用于冷却铸件的冷却床4、防护装置5、可控制造型机关闭的红外设备,造型机1具有出料装置2,出料装置2和冷却床4均设在底座3上方,出料装置2一侧设有输入口,另一侧设有输出口,出料装置2在该输入口处连接造型机1,并且在该输出口处连接冷却床4;
防护装置5为网状结构,其包括左侧板51、门52、右侧板53、顶板54,左侧板5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3的上表面出料装置2的左侧,右侧板5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3的上表面出料装置2的右侧,左侧板51远离门52的一端顶靠造型机1,右侧板53远离门52的一端顶靠造型机1,门52包括门框521、可开启连接门框521的门板522,门框521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框、左框、底框以及右框,左框固定连接左侧板51、右框固定连接右侧板53,底框通过螺丝固定冷却床4上表面且靠近出料装置2与冷却床4的连接处,顶板54一端固定门框521的顶框,另一端顶靠造型机1;
红外设备包括两对红外探头61和62,第一对红外探头61固定在顶框和底框中部,并且第二对红外探头62固定在左框和右框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东方碾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国东方碾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节能台灯
- 下一篇:互感线圈印制板耐高电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