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DI发动机用节能环保除水除积碳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334.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柳炽伟;詹五洲;邱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L1/24 | 分类号: | C10L1/24;C10L1/224;C10L1/182;C10L1/185;C10L1/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夏士军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di 发动机 节能 环保 燃油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GDI发动机用节能环保除水除积碳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节能与环保技术方面,GDI(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以其更高的燃油效率,更低的废气排放性能,迅速的应用到各种主流车型中。尽管GDI发动机更先进,但由于受到燃油品质差、润滑油使用中含硫磷抗氧剂、城市道路拥堵等各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仍然会产生胶质积炭,排气系统的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内仍然会附着堵塞化学络合物,从而造成汽车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等问题,因此,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GDI发动机和PFI发动机一样要进行清洗养护。但由于GDI发动机与PFI发动机燃油和排放系统有较大区别,在应用中自身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果不注意车辆合理的使用与维护(燃油品质要求更高),更容易造成GDI燃油系统和排放等出现不正常的工作状态。GDI发动机特点与问题如下:
1.在用的GDI发动机(如大众TFSI发动机)采用了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等燃烧模式,喷油器与PFI发动机不同,要求喷雾质量要求更高,一般索特平均粒度(SMD)不应大于25Lm,90%的燃油粒度(DV90)不超过45Lm,同时为了保持合适的贯穿度,喷油压力应维持在4~13MPa之间。GDI发动机的喷油器置于气缸内,相对喷油压力低,喷孔没有自洁能力,很容易结垢,造成喷油量减少、喷雾特性变坏,进而使发动机的燃烧恶化,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排放。
2.GDI燃油系统采用了高压泵(带油压调节阀),汽油泵和喷油器功率要求高,市场上汽油的润滑性较差,水、硫等杂质较多,应通过添加剂进行改良。
3.GDI汽油机在超稀混合气燃烧时,易因高温缺火引起积碳。另外燃料的气化蒸发使缸内温度偏低,点火后火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造成熄火,使混合气不能充分燃烧,产生积碳。
4.中小负荷下未燃碳氢(UBHC)的排放较多,因采用分层混合气时易引起火焰从浓区向稀区的熄灭,稀空燃比工作条件造成缸内温度偏低,也不利于未燃碳氢随后的继续氧化。此外易造成GDI发动机微粒排放在低负荷、过渡工况和冷启动的情况下比传统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有较多的增加,因此易使三元催化器和氧传器等排放控制系统失效。
汽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燃油生产的技术滞后于汽车发展的速度,国内的汽油添加剂研究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受陈旧设备及工艺水平的限制,我国目前80%以上是催化汽油,烯烃含量偏高。世界燃油规范目前的指标为低于10%(烯烃),而中国高达35%。
汽油添加剂和发动机清洗剂等养护品种繁多,且用途也不尽相同,按照应用环节,可分油品生产过程应用的添加剂、运输与库存环节使用的添加剂、汽车终端用户使用的添加剂。在汽车用户使用的养护品中,市场上单一功能的清洗喷油器、气缸或气门积碳、三元催化器等清洗剂较多。市售汽油添加剂多是由保洁型产品分装,需每次添加方能对车辆起到一定的保洁作用;但对燃烧系统已产生的积碳,则很难进行有效清洗。某些添加剂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原来针对PFI发动机甚至化油器类车型所设计,不当使用,会增加GDI发动机的燃烧室沉积物(CCD),影响发动机正常使用寿命。从整体看,以石化燃油生产过程使用的提高汽油性能的添加剂研究较多,针对汽车终端用户的发动机养护用品主要针对PFI发动机的工作与结构特点而开发,应用到GDI发动机的产品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燃油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直喷汽油发动机沉积物、燃烧颗粒物、乳化除水、清洁防锈的GDI发动机用节能环保除水除积碳燃油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GDI发动机用节能环保除水除积碳燃油添加剂,含有溶剂、促进剂、催化剂、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GDI发动机为对象,汽车终端用户使用的复合多效的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帕替尼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逆导型双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