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376.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民;缪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惠尔信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中心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加工中心滑座的结构改进和加工方法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成功试制出配有子管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配有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数控机床已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并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在模具制造行业的应用尤为普及。现有的加工中心滑座结构不够合理,在追求轻便时容易导致结构不牢固稳定,在追求牢固稳定时容易导致滑座本身重量过重,现有技术急需一种结构合理,不易变形,质量较轻,运行稳定的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易变形,质量较轻,运行稳定的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加工中心滑座,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体和设置在滑座主体一端与滑座主体一体铸造的滑座延伸体,所述滑座主体为方形柱状空腔体,所述滑座主体内设有X型内加强筋;所述X型内加强筋沿方形柱状空腔体的轴向延伸,所述X型内加强筋包括沿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四个加强板,所述四个加强板外端与方形柱状空腔体内壁四角一体铸造;所述方形柱状空腔体和加强板上设有减重孔;所述方形柱状空腔体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方形柱状空腔体底部设有滑轨。通过将滑座主体设置为方形柱状空腔体和在腔体内设置X型内加强筋,可以很好的兼顾滑座的轻质和稳定,这样的设计结构使得滑座结构合理,不易变形,质量较轻,运行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X型内加强筋在方形柱状空腔体前方为凸起式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滑座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重孔为圆孔,所述加强板上的减重孔均布于加强板的中部;所述方形柱状空腔体上的减重孔设置在方形柱状空腔体的上壁、左壁和右壁;所述减重孔之间的距离为2~5cm。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兼顾滑座的轻质和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座延伸体为设置在滑座主体后部上端的梯形空腔体,所述滑座延伸体后端面与滑座主体后端面配合形成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连接块。这样的设计便于滑座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座主体下端两棱边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由两棱边相邻的两滑轨面配合组成,所述两滑轨面夹角为90度;所述滑轨面上设有配合孔。这样的设计调高滑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座主体底部设有连接丝杠的丝杠孔,所述丝杠孔一侧设有撞块。这样设计防止滑行出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方滑座主体左壁上设有光栅尺连接块,所述光栅尺连接块沿滑座主体轴向前后设有两块。这样的设计便于采集和控制加工参数。
一种加工中心滑座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铸造,它以生铁为原料,经熔炼、球化退火、孕育处理制得低温铸态球铁,再经铸造一体成型所需型坯;
2)、酸洗,用温度为55℃~56℃、浓度为8~12重量%的硫酸溶液对型坯进行清洗,去除氧化层;
3)、磷化处理,将型坯放入浓度为3~8重量%、温度为55℃~56℃的磷化液中,进行磷化处理;
4)、皂化处理,将型坯放入浓度为矿12重量%、温度为58℃~60℃ 的皂化液中,保持5分钟,进行皂化处理;
5)、粗铣,将型坯需要加工的面在铣床上进行粗铣;
6)、细铣,将粗铣完的型坯进行精度较高的细铣;
7)、打孔,在细铣完的型坯加工面上进行打孔加工。
8)、检测,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滑轨配合面进行角度测量,若精度未达到所需精度,则需要通过铣床再次细铣。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可以提高滑座的刚性和耐用程度,同时通过使用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和修正可以大大的提高滑座的精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熔炼温度在14000℃-14500℃;所述球化退火为:先将型坯投入温度为780℃~790℃ 的返火炉中,均温后再保温6~8小时;之后缓慢降温,将返火炉的温度降至745℃~76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保持2小时;之后,缓慢降温,将返火炉的温度降至715℃~72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保持1.5小时;再之后,缓慢降温,将返火炉的温度降至600℃~610℃,之后常温冷却。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惠尔信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惠尔信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纳式除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路面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