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室内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525.9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宜华;方亮;卢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及防治雾霾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湿式室内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灰尘较大的天气条件下,例如雾霾天气下,室内经常灰尘很多,影响人的呼吸道健康,尤其是高楼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用过滤的方式来清除灰尘,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的过滤滤片很难过滤小颗粒的灰尘,例如pm2.5及以下等级的小颗粒物,仍会进入到人体的肺部积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而采用更精密的滤片可以过滤细小的颗粒物,但是这也产生新的技术问题,更精密的滤片很容易被灰尘或细小颗粒物堵塞,而频繁更换滤片的成本较高,且更换的滤片无法循环使用,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使用滤片,尤其是更精密的滤片,随着时间的延长风阻逐渐加大,能耗较高,或者换气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式室内除尘装置,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灰尘,清除效率高,能耗低,耗材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式室内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壳体内设有液相迷宫,液相迷宫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出气口与排气管连通;
所述的液相迷宫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液体内。
所述的液相迷宫由多个水平布置的隔板交错布置而成,至少在隔板的迎水面设有刚毛层。
所述的液相迷宫为整体框架结构,在液相迷宫框架的外壁设有振子,还设有多个用于支承的弹性元件。
所述的排气管还与回液管连通,回液管与沉渣堆积区连通,在沉渣堆积区设有斜板沉淀区,沉渣堆积区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渣堆积区的顶部通过回液口与液相迷宫连通。
还设有气相迷宫,气相迷宫的进口与进气管连通,气相迷宫的出口与液相迷宫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气相迷宫中,多个水平隔板交错布置组成第一级迷宫,多个竖向隔板交错布置成第二级迷宫,至少在水平隔板和竖向隔板的迎风面设有吸附层。
在气相迷宫内还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路和泵与壳体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或者与靠近回液管底部的位置连通。
还设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的换热片置于排气管的内,换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热极与散热装置连接。
所述的散热装置为风冷或水冷装置;
在液相迷宫或壳体顶部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路和泵与壳体内液体的液面以下连通;
所述的水冷装置与管路连通,利用喷头循环液体降温;
管路还与补液管连通。
所述的进气管或排气管与新风机连接;
进气管的入口伸出到墙体之外。
在排气管内还设有香薰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式室内除尘装置,通过采用液体吸附的方式,配合液相迷宫的结构,有效吸附了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了室内的可吸附颗粒物含量。尤其是采用液相迷宫的结构,延长了空气与液体的接触时间,起到很好的除尘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的过滤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室内除尘效果更佳,且能耗低,几乎无耗材,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液相迷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1,新风机2,进气管3,气相迷宫4,竖向隔板41,水平隔板42,喷头5,管路6,水冷装置7,半导体制冷片8,液相迷宫9,隔板91,刚毛层92,进气口93,出气口94,振子95,弹性元件96,换热片10,排气管11,回液口12,回液管13,斜板沉淀区14,沉渣堆积区15,排渣管16,壳体17,泵18,补液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中,一种湿式室内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7,壳体17上设有进气管3和排气管11,所述的进气管3或排气管11与新风机2连接;以推动空气运行。
壳体17内设有液相迷宫9,液相迷宫9的进气口与进气管3连通,出气口与排气管11连通;
所述的液相迷宫9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液体内。由此结构,延长了空气与水之间交换的路径,提高了除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偿绳张紧轮限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捕鱼补网用网线放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