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闭的装配式浅埋事故储油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748.5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刚;王浩;高华伟;李琨;王吉生;单波;韩义成;唐爽;王伟;陶喜胜;许志建;于青涛;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7/02 | 分类号: | E04H7/02;E04H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事故 储油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储油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闭的装配式浅埋事故储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储油装置为常开状态,即挡油池内液态物质(油或水)随时进入储油装置,为了达到排出雨水,存储变压器油的目的,储油装置必须要具备油水分离功能,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在储油装置进出油管之间设置隔墙,并在墙底部开设导流孔,利用油水密度不同,自动分层的原理实现油水分离,进油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立于隔墙两侧且进油管高出出水管标高,如图1所示。
常规事故油池由于底部埋入地下较深,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会受到较大的水浮力,且其顶面高出地面,上部无竖向压力,仅依靠自身重力抵消浮力,因此不得不在池中存储雨水来增加抗浮能力,挡油池的雨水均通过排油管进入储油池中。
常规事故油池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必须设置单独区域,且区域专用,导致站区布置紧凑性难以提升。事故油池的施工实质上等同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水池,可划分为底板、墙板、顶板三个施工段顺序施工,施工顺序按照定位放线-基坑开挖-集水井及排水沟开挖-人工清槽-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支护-钢筋、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土方回填的次序逐步开展。该项施工需要较多的人力,较长的工期,一般来讲需要总人力约为35人,工期约为10个工作日,且在浇筑完成后还需进行养护、拆模等后续作业,牵扯较多的施工力量,在电网建设总投资不断增长、施工人员紧缺的大环境下,势必将造成施工力量的捉襟见肘,对整体工期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常闭的装配式浅埋事故储油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提高了储油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和变电站场区的紧凑程度,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常闭的装配式浅埋事故储油系统,包括:挡油装置、排油管道、电动三通阀门和储油装置。
挡油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及底部密封、上部整体开口;在挡油装置靠近排油管道一侧的侧壁底端,设置出口;所述出口连接至电动三通阀门的进口AB,电动三通阀门的出口A端与排油管道连接、B端连接至排水管道;挡油装置通过电动三通阀门经过排油管道与储油装置连接。
所述储油装置卧式布置,浅埋于地下,储油装置顶部设有人孔、进油孔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通气孔上设有可拆卸通气管弯头,通气管弯头与逆止板连接;所述通气孔与通气管弯头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挡油装置侧壁的高度。
所述储油装置采用钢质结构,钢板壁厚不小于6mm,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储油装置容积等于或大于要求的储油量;储油装置可根据需要订制,也可直接选用成品地埋油罐,储油装置的安装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布置。
所述储油装置底部设有用于实现储油装置并联连接的装置互联口。
所述逆止板的开启方向为由下往上开启。
所述电动三通阀门采用L型球体,阀内设有具有温控功能的感温器件。
所述储油管道与储油装置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储油装置在下沉或上浮时发生管路撕裂的沉降补偿装置。
系统可设置多个挡油装置并联连接,每个挡油装置的出口经过电动三通阀门分别连接至排油管道和排水管道。
对储油装置进行除锈及防腐蚀处理。
一种常闭的装配式浅埋事故储油系统的方法,正常状态下,储油装置处于无油、无水状态,且内部密闭;电动三通阀门的AB-B通道导通,AB-A通道关闭,挡油池内的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无法进入储油装置。
事故排油时,电动三通阀门转换开关启动,电动三通阀门的AB-A通道开启,AB-B通道关闭,变压器油进入储油装置中储存,待事故处理完毕后,恢复至正常状态;变压器检修状态下,系统的储油装置可作为储油罐使用。
所述电动三通阀门转换开关的启动信号设有两个信号源,一个信号源为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充氮灭火装置启动信号发出后,启动电动三通阀门;另一个信号源为三通阀的感温器件,液体温度超过设定阀值时,感温器发出信号启动电动三通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储油装置常闭,只有在变压器油泄露时,储油装置才能接通,内部全部空间只存储变压器油;平时无油泄露时,储油装置内部为空,不存储雨水或其他介质,因此空间利用率高达90%及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同感知驾驶员违规行为的优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垂直升降飞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