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接闪器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881.0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储乾旭;金彬;王伟军;朱刚;胡圣祥;王斌;杨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雁苍山电力设备厂;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T4/10;C23C2/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 接闪器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避雷接闪器,包括顶端为尖头(1)的接闪杆和用于与建筑物屋顶连接的安装底座(10),所述的接闪杆垂直连接在安装底座(10)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预放电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所述的预放电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均设置在接闪杆的中部,且防雷保护装置位于预放电装置的下方;所述的接闪杆表面通过热浸镀锌镀有一层镀锌层,镀锌时的镀锌溶液中含有稀土,其中稀土的含量为镀锌溶液的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接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放电装置为中空的金属筒(5),金属筒(5)的直径大于接闪杆的直径,接闪杆分为上下两段,所述的上段接闪杆(3)和下段接闪杆(9)分别焊接在金属筒(5)的上下两端,并且所有焊接处和金属筒(5)的表面均镀有一层镀锌层,所述的金属筒(5)上下两端与接闪杆的连接处分别为圆锥过渡段(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接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段接闪杆(3)靠近尖头(1)的一端具有第一环形凹槽(2),金属筒(5)的筒身上具有至少一圈第二环形凹槽(6),第一环形凹槽(2)内和第二环形凹槽(6)内均嵌接有活性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接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连接套筒(7)和至少一对具有保护间隙的放电单元(8),放电单元(8)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套筒(7)的侧壁上,连接套筒(7)的上端与金属筒(5)的下端焊接,连接套筒(7)的下端与下段接闪杆(9)的上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接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单元(8)为六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连接套筒(7)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接闪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加工上段接闪杆(3)、下段接闪杆(9)、金属筒(5)、连接套筒(7)和安装底座(10);
2)在尖头(1)和加工出第一环形凹槽(2),在金属筒(5)的筒壁上加工出第二环形凹槽(6);
3)从上往下将上段接闪杆(3)、金属筒(5)、连接套筒(7)、下段接闪杆(9)和安装底座(10)依次焊接起来,得到半成品;
4)将步骤3)的半成品先进行表面处理,再通过热浸镀锌进行表面镀锌处理,其中,镀锌溶液中加入稀土,并且稀土的含量为镀锌溶液的0.2%;
5)在连接套筒(7)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连接放电单元(8);
6)在尖头(1)的第一环形凹槽(2)和金属筒(5)的第二环形凹槽(6)内嵌入活性金属,得到成品避雷接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雁苍山电力设备厂;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公司,未经宁海县雁苍山电力设备厂;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8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滤波器电路及集成电路
- 下一篇:自找位越位式抓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