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家用醇油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4350.3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忠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F23D1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1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家用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环保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新型家用醇油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燃料储存量的日益减少,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燃料逐渐稀缺,无疑增加了家庭和企业的燃料开支,因此人们逐步探寻新型节能环保型燃料的使用。
醇油在有些地方叫做醇基燃料,又称生物醇油,该物是以甲醇为基础新开发的一种环保生物燃料,可在常温常压下储存、运输、使用,采用无压钢瓶存储即可。其成本能够比液化气低一半,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开发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醇油自身的特殊性,常规的燃烧器(如现在普及的液化气燃烧器、天然气燃烧器)并不能直接使用,也就是说,其需要配合专用燃烧器方能使用,而通常专用燃烧器价格高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的醇油燃料的推广应用。也因此使得现在使用醇油作为燃料的用户群体较为局限,如大中型酒店、餐馆、大中型企业食堂等。
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一些原因也同样制约了醇油的家用化推广。现有的醇油燃烧器、灶具在燃烧醇油时火力过猛,并且使用前须要预热,实际用在酒店餐厅的大灶、猛火灶上方能体现其优势,而这种优势用在小型化的家用炉具上反而成了缺点,不仅火力难以控制,极易产生安全事故,而且消耗量巨大,并不能算节约。同时现有的醇油燃烧器在燃烧醇油时还存在极大的声响,家用时必然造成噪音污染。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的适合家用的小型化醇油燃烧器为人们所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的新型家用醇油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家用醇油燃烧器,包括其上带有贯穿其上下的进风孔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中心且其喷口朝上的直喷雾化喷嘴,设置于底座上且其上端带有开口并呈上小下大状的统火罩,安装于统火罩上端且在其顶部和侧面均设有分火孔的分火盖,以及安装于底座上并将统火罩和分火盖包围在内的隔音筒,其中,隔音筒上端设有延展向筒外的托火盘。
为了使进气均匀,提供足够的燃烧空气,所述底座上的进风孔数量为3~5个,以直喷雾化喷嘴的位置为中心呈圆周均布。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统火罩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安装隔音筒的第二限位件。
同样是便于进气,所述统火罩的侧壁下部设有数个环绕侧壁一圈的通风孔,所有通风孔的高度位置均低于直喷雾化喷嘴的喷口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为了方便连接,所述统火罩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卡接分火盖的直颈,而且该直颈设置的另一好处是对醇油燃烧产生的水起到阻碍其往下流的作用,并使之更容易被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以免水对燃烧器的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便于燃烧时空气被均匀的提供,所述统火罩内侧设有数个沿内壁呈上下走向的扇片,且所有扇片沿内壁环绕一周,两两相邻扇片之间构成气流导槽。在进一步的改进中,可将扇片的上下端设置为沿内壁圆周方向的倾斜状,此时形成的气流导槽呈旋升的斜向走向,火在统火罩内燃烧后能够沿气流导槽形成往上旋升的聚集作用力,起到聚火的作用。而作为另外一种改进方案,该扇片可以在统火罩内沿内壁呈上下螺旋形分布,所有的扇片构成一体,此时气流导槽由纵向两层的扇片形成。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具体来讲,所述分火盖包括其上带有贯穿其上下的分火孔且呈圆形的顶盖,至少三条在顶盖下端纵向设置并以顶盖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布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且环绕呈筒状并与顶盖同心的漏水网板,该筒状的漏水网板的下端与统火罩的直颈相卡接,且该漏水网板上的网孔构成分火盖侧面的分火孔。
为了在分火后使朝其他方向的火容易往上聚集,所述漏水网板的上端与顶盖下端之间存在分火间隙。在进一步的改进中,为了增大从分火间隙中冒出的火力,该漏水网板最上端的网孔上具有缺口,使相应的网孔与分火间隙连通。
为了保持上部的火力大小,所述顶盖上的分火孔在其中心处设置一个,并在该中心周围呈圆周均布设置3~5个,且所有分火孔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为了使侧面的空气流通,所述隔音筒下部也设有通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忠,未经张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4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地面滑行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