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大猪保健型预混料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5161.8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壮大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0;A23K1/165;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型预混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大猪保健型预混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生猪的存栏量逐年增加,人们对养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合理配合饲料,达到营养均衡合理,是对饲料的基本要求。在过去的养猪业中,人们由于片面追求猪生长速度快、体型好等要求,导致了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在养猪业中的滥用,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使得商品肉猪和鲜冻猪肉出口的受阻,使消费者对猪肉的产生不安全感。
近几年,伴随着肉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市场对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安全、无公害;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体型好;肉品质好、滴水损失小等。目前的肥育猪阶段饲料主要从维持和生长的角度给动物提供营养,但往往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生猪生产潜能的大幅提升,现有的饲料配方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要求。
如何针对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进行饲养,是传统的饲料没有考虑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猪的正常生长。
决定钙与磷吸收的主要因素是维生素D及机体对钙磷的需要量。大猪从开食以后,要从饲料中摄取足够的钙和磷等矿物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长期喂给低钙的禾本料谷物,特别是玉米、小麦等,猪易发生缺钙现象。妊娠母猪在怀孕后期和泌乳高峰期间,极易发生缺钙现象。
日粮中缺钙、磷或维生素D时,经一定时间导致骨骼和牙齿异常,生长缓慢,产乳量下降,食欲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异嗜,繁殖机能障碍。钙磷缺乏时引起的疾病有佝偻病,大猪过于肥胖时,易患此病。
缺铁表现生长停滞,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最明显 的症状是贫血,血清中叶酸浓度下降。在缺铁时肾中盐酸分泌减少,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和胃萎缩。大猪从出生后至3~6周龄易患贫血,3周龄时达高峰期。当发生贫血而又得不到铁补充物时,生长速度明显缓缦,采食减少,腹泻,但粪便颜色正常。因贫血、缺氧、呼吸困难,黏膜色淡发绀。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猪,主要是因猪饲料中铜含量太多。
猪缺碘时,最主要的表现是母猪预产期均延迟数天,产死胎和体质虚弱的小猪。分娩出的小猪大多无毛或被毛稀少,有的仅见头部或肩背有稀疏长毛,皮肤肿胀发亮或皮肤发红,呈充血状态,偶有出血。颈部皮肤水肿,皮肤厚而软,受影响最严重的乳猪因生活力和吮乳能力极弱,几小时内即可死亡。剖检见皮下呈黏液性水肿,尤以头颈、腹下和四肢下端最为明显,也有甲状腺肿大的现象,呈暗红紫色,显著肿胀。母猪怀孕期间缺碘时,胎儿可在任何阶段停止发育,胚胎或胎儿死亡、胎儿吸收或死亡之后流产。
猪缺硒时,同样可产生死胎、早产、夭折及胎衣滞留。补充硒可防止胎儿早产及死亡,如同时补充维生素E疗效更好。
猪对锌的需要相对较高。锌缺乏症,常以慢性、非感染性皮炎为特征,该病无热症,但出现皮肤增厚,经常擦痒的症状。公猪皮肤增厚,皮屑多,严重者甚至出现皲裂,尤其是在眼眶和口腔的周围以及肩胛、阴囊及腿下部最明显。同时因皮肤擦痒而破溃、流血。在断乳7~10周时易发。病初,皮肤出现红斑,腹部尤为明显,然后红斑转变为丘疹样突起。在四肢关节周围、耳和尾等部位,结痂呈对称性分布,痂块渐变为裂纹和裂缝,这些痂块容易从皮肤上剥掉,易碎。
当饲料中镁供给不足时也可出现四肢骨弯曲变形,腕和腑关节趋近,背弓起,肌肉震颤,懒于站立,即使站立时,四肢不断地交替负重,最终引起抽搐死亡。
猪饲料还应供给适量的锰、镍、钴,才能保证猪的生长发育良好。锰缺乏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骨髓异常,繁殖功能障碍和新生幼畜运动失调及红细胞生长障碍。
镍缺乏时,铁吸收减少,最终可导致贫血。也可引起与缺锌类似的皮质化生,组织中锌浓度减少。猪缺镍时,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延迟,大猪死 亡率上升,青年猪可患皮角质化生。
在缺钴的情况下,维生素B12含量总量及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12含量都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壮大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壮大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