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5761.4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龙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除尘器 拒尘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除尘器的清灰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是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配套设备,它的功能是用于去除发电锅炉,钢厂烧结机,水泥厂等处排出的烟气粉尘,从而大幅度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这是改善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环保设备。电除尘器是在壳体的除尘空腔内设置高压电场区,该高压电场区被收尘极分成若干平行布置的烟气通道,每个烟气通道的中间设有与负高压电源电连接的电晕极。电晕极在空气中放电释放出电子,含有粉尘的烟气在通过电场区的过程中,粉尘会被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驱进,最后被捕集到极板上。在现有技术中,接地的收尘极也被称为阳极板,电晕极也被称为阴极板。除尘空腔内的电晕极均为与负高压电源连接。
现有的电除尘器,在电场的入口,由于烟气粉尘颗粒刚刚进入尚未荷电,因此不能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趋近,即使已经荷电,烟气粉尘颗粒在风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作用下,也是被后面的收尘板捕获,往往电场进口的第一、第二块收尘板不能很好地起到收尘效果,对于细小颗粒,特别是PM2.5以下的颗粒,由于气动曳力对其影响很大,荷电电荷少,因此不易被收尘板捕获,进而逃逸出电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强化去除PM2.5粉尘颗粒的电除尘器拒尘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拒尘网主体和拒尘网上部框架,其中拒尘网主体由竖框架角钢、横框架角钢、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金属网组成,所述拒尘网主体上的竖框架角钢和横框架角钢组成多个矩形框体,金属网装设于矩形框体内,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装设于拒尘网主体的上下两头;所述拒尘网上部框架固定在电除尘器的阴极框架上,其上部焊接有挂钩。
优选地,所述拒尘网上部框架通过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与阴极框架固定。
优选地,所述拒尘网主体上的金属网的网丝直径范围为1.5mm~4.0mm,优选2mm,金属网孔水力直径范围为10mm~20mm,优选15mm。
优选地,所述拒尘网主体的上连接板上左右各设有两个孔,挂接于拒尘网上部框架的挂钩上;下连接板中间部位开设有一个豁口,卡接于电除尘器的阴极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拒尘网主体垂直于烟气方向挂接于拒尘网上部框架的挂钩上。
优选地,所述拒尘网主体与电除尘器收尘板间的距离应大于除尘通道中阴极板与收尘板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可以强化去除PM2.5粉尘颗粒,在使用时分别挂接在电场前端(烟气进入端)和电场后端(烟气溢出端),挂接位置不同,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挂接在电场前端的电除尘器拒尘网的作用是电晕放电,通过给刚进入电场的不带电的烟尘颗粒荷电,使电场前端的第一块、第二块收尘板有效的发挥收尘作用;挂接在电场后端的电除尘器拒尘网的作用是阻止已经带负电的粉尘颗粒溢出电场,其负高压电场对负电粉尘颗粒有排斥作用,使其顺风漂移速度降低甚至为零,从而沉积在电场后端的收尘板上。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的拒尘网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的拒尘网上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后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1-拒尘网主体;2-拒尘网上部框架;3-竖框架角钢;4-横框架角钢;5-上连接板;6-下连接板;7-金属网;8-挂钩;9-收尘板;10-阴极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拒尘网主体1和拒尘网上部框架2,其中拒尘网主体1由竖框架角钢3、横框架角钢4、上连接板5、下连接板6和金属网7组成,所述拒尘网主体1上的竖框架角钢3和横框架角钢4组成多个矩形框体,金属网7装设于矩形框体内,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5装设于拒尘网主体1的上下两头;所述拒尘网上部框架2固定在电除尘器的阴极框架10上,其上部焊接有挂钩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龙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龙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