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工件内表面均匀电化学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5778.X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富;陈林;法涛;黄煌;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5/04 | 分类号: | C25D5/04;C25D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工件 表面 均匀 电化学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是表面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具体为一种管状工件内表面均匀电化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的外导体采用316L不锈钢管内壁,该316L不锈钢管内壁需要镀制均匀无氧铜镀层,以满足其进一步提高超导腔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功率传输水平的需求。对于长径比大于3的金属管道或零部件中的通孔内表面而言,常规的电镀、电解等电化学处理方法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不能制备出厚度均匀的镀层或均匀电化学处理,甚至会出现管道或通孔中央没有镀层或不能进行电化学处理的问题,因而长径比越大的管道或通孔内表面均匀处理越困难。而前述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的316L不锈钢管,其长径比高达11以上,常规的电镀方法难以在不锈钢管内壁镀制均匀无氧铜镀层。
在电池壳、发动机气缸、滑动轴承外圈、军事上用的枪炮管、传输石油或其它化工产品的管路等的制造过程中,常需要对对管道的内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从而制备出相应的镀层。《表面工程资讯》2006年第5期中“电池壳电沉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文中,对电池壳这种管道零件的电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目前常见的方法是对电镀溶液的配方进行调整,提高镀液的深镀能力和分散能力,改善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其次,是对镀层进行进一步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较薄镀层的性能。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解决镀层厚度不均所带来的问题,因此,改善这种管道零件内表面电化学处理的均匀性,仍然是研究的方向。管状工件内表面真空镀膜方法的研究进展(《真空》2012年第1期,韩永超等)一文中,介绍了常见的管道内表面真空镀膜技术。然而,真空镀膜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且同样存在镀层厚度均匀性差的问题。
综上,目前对管状工件内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时,普遍存在无法制备出厚度均匀镀层或均匀电化学处理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对管状工件内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时,普遍存在无法制备出厚度均匀镀层或均匀电化学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管状工件内表面均匀电化学处理方法。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前述问题,在管状工件内表面制备出均匀性较好的镀层,镀层的均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本发明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投资小,工件处理成本低,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同时,本发明通过控制相对移动速度、设置辅助管道、多个对电极串联等措施,使得镀层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还能满足超长管状工件镀层的制备需求。实验表明:通过控制相对移动速度按抛物线函数变化做变速移动,目标管状工件内表面电化学处理的均匀性可达93%以上,显著优于现有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状工件内表面均匀电化学处理方法,将对电极插入管状工件内,以对电极和管状工件为电化学处理的两极;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相对轴向运动。
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管状工件静止,对电极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往复运动。
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对电极静止,管状工件沿其轴线作往复运动。
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匀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
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变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
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变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其中变速往复相对运动速率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确定:
(1)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匀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计算出管状工件内部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
(2)根据步骤1中所得到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抛物线拟合,得到变速往复相对运动速率系数方程,从而得到管状工件内部不同位置的变速往复相对运动速率。
对电极和管状工件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变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其中对电极通过管状工件不同位置的时间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确定:
(a)对电极沿管状工件的轴线作匀速往复相对轴向运动,计算出管状工件内部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
(b)根据步骤a中所得到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抛物线拟合,得到对电极变速往复相对运动速率系数方程,对对电极在管状工件内不同位置变速往复相对运动速率系数取倒数,得对电极通过管状工件不同位置的时间系数,根据时间系数可确定对电极通过管状工件不同位置的时间。
所述管状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管道。
所述辅助管道的内径与管状工件的内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未经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