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在制粉系统输粉管道上的全自动煤粉流速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7486.X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程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37/00;F16K27/04;F16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制粉 系统 管道 全自动 流速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燃烧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安装在制粉系统输粉管道上的全自动煤粉流速调节阀。
背景技术
大型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的磨煤机一般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为燃烧器提供煤粉,每组燃烧器的数量为4~8只。根据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每一组燃烧器之间的煤粉质量流量分配偏差要小于±10%(与所有煤粉管的平均值之比)。决定煤粉分配偏差的主要因素有煤粉管之间流动阻力偏差、煤粉浓度偏差、煤粉细度以及一次风煤比。当煤粉细度及一次风煤比达到规定范围以后,就要通过调节煤粉流速和浓度进行煤粉分配调平。
但是在过去,由于无法对煤粉气固两相流中的煤粉流速进行在线测量,因此只能在冷态工况下以空气代替煤粉进行煤粉分配调平,以至于进入到各煤粉管中的煤粉流速偏差很大,即不能实现煤粉的平均分配,从而影响整个煤粉锅炉的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磨煤机煤粉管内煤粉流速偏差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制粉系统输粉管道上的全自动煤粉流速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包括:
上半体,呈上端封闭的套筒状,所述上半体的外壁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支架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多个所述支架之间的间隙形成煤粉流动通道;
下半体,其上端固定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装在所述上半体的外壁上,其顶面呈下凸的圆弧面或圆锥面状;所述下半体的底面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流通面积自下而上呈渐缩式变化,直至节流面积最小的位置;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半体内,用于驱动所述下半体上下移动;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半体内,用于检测所述下半体的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上半体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下半体的底面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半体内;
连杆机构,一端与所述下半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感器为滑动变阻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竖直设置,下端与所述下半体固定;
第二连杆,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贯通所述阀体与所述上半体内腔的轴向通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半体表面采用耐磨喷涂处理;所述上半体的顶面上设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顶面呈上凸的圆弧面或圆锥面状。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内密封装置,所述内密封装置包括:
下套管,其下端设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所述下半体固定;
上套管,其上端外壁上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上半体的顶面固定,所述上套管插装在所述下套管内;
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依次穿出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后与所述下半体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套筒与所述上半体的外壁之间设有一密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或者电机驱动装置。
本发明,采用带有圆锥型阀芯结构,避免了现有结构中采用的闸板式阀芯调节性能较差,容易进入不稳定调节区的弊端,本装置通过阀芯的下半体在阀体内的轴向上下滑动,改变与阀体内壁的间隙大小,进而通过改变煤粉管道的通流面积而改变煤粉气流流动速度,最终实现调节煤粉流速的作用。本装置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及线性特性,调节过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下半体下滑至最低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半体上滑至最高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制粉系统输粉管道上的全自动煤粉流速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内的阀芯。阀芯包括上、下半体3、2,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内密封装置。阀体1上、下端设有连接法兰,阀体1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用螺栓连接,方便拆卸,更换阀芯内的各部件。
其中,上半体3呈上端封闭的套筒状,上半体3的外壁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支架4固定在阀体1的内壁上,多个支架4之间的间隙形成煤粉流动通道。
下半体2其上端固定设有外套筒,外套筒套装在上半体3的外壁上,下半体2的顶面呈下凸的圆弧面或圆锥面状,其圆弧面或圆锥面状设计便于调节下半体与阀体之间的流通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7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磨筋板的水轮机主轴密封装置
-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箱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