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集成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235.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春;郑凌波;董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集成电路 以及 控制 装置 | ||
驱动集成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装置,其包括串行数据输入脚、电源输入脚、驱动输出脚;稳压模块,其连接该电源输入脚,用以把外部不稳定的输入电源转换为稳定的供电电压给该多个模块供电;串并转换模块,其连接该串行数据输入脚,用以把外部输入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逻辑控制模块,其连接该串并转换模块,用以控制该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驱动模块,其输入端与该逻辑控制模块相连、其输出端与该驱动输出脚相连,用以根据该并行数据对连接在驱动输出脚上的开关控制器件进行驱动。本发明能够降低电路的复杂度以及成本,并且减少单片机的输出脚的数量节省了资源,扩展了可以驱动控制的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电路,尤其涉及驱动集成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电器控制等领域,常常需要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再通过继电器控制其它部件或设备,而对继电器实施控制的信号通常都来自于诸如计算机或单片机(下称MCU)、逻辑电路、控制器器等,受限于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较弱,一般还需要在继电器和MCU等之间加入功率驱动器件,例如三极管或集成驱动器等。常见的继电器驱动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常用三极管的分立式结构和采用集成驱动器的结构。
请参阅图1,图1为典型的基于三极管的分立式7通道继电器应用电路的电路图。一个7通道的继电器应用将需要至少21个分立器件,需要7个MCU输出口,对于12V的继电器还将需要一个稳压器为MCU提供电源。这种驱动方式存在电路复杂、成本高昂的缺点。尤其在控制通道数量较多时,将大幅提高应用复杂程度,极大降低了可靠性。
请参阅图2,图2为典型的驱动集成电路的7通道继电器应用电路的电路图。一个7通道的继电器应用将需要至少1个ULN2003或类似驱动器,需要7个MCU输出口,对于12V的继电器还将需要一个稳压器为MCU提供电源。这种驱动方式则需要较多的MCU输出端口数量。
另外,现有技术无法应用在某些特殊的安全性级别要求很高的场合,例如发生故障时MCU程序发生紊乱的就无法使用,单片机受干扰而使程序跑飞时无法进行驱动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驱动集成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驱动集成电路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控制的器件较多,成本较高,并且占用很多MCU输出口资源,无法应用在某些特殊的安全级别要求高场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集成电路,其包括串行数据输入脚、电源输入脚、驱动输出脚以及多个模块,这些模块进一步包括:稳压模块,其连接该电源输入脚,用以把外部不稳定的输入电源转换为稳定的供电电压给该多个模块供电;串并转换模块,其连接该串行数据输入脚,用以把外部输入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逻辑控制模块,其连接该串并转换模块,用以控制该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驱动模块,其输入端与该逻辑控制模块相连、其输出端与该驱动输出脚相连,用以根据该并行数据对连接在驱动输出脚上的开关控制器件进行驱动。
优选地,该驱动集成电路还包括与该串行数据输入脚相配合的时钟信号输入脚,该时钟信号输入脚连接该串并转换模块。
优选地,该驱动集成电路还包括接收使能控制信号的使能控制输入脚,该使能控制输入脚与该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用以根据该使能控制信号控制该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该驱动集成电路还包括检测保护模块,其串设在该使能控制输入脚以及逻辑控制模块之间,其用于检测该使能信号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对该驱动集成电路实施保护动作,并完全禁止该驱动模块的输出。
优选地,该使能信号为频率介于50Hz~100kHz的脉冲信号。
优选地,该驱动集成电路还包括脉冲信号输出脚,该脉冲信号输出脚连接该驱动模块,该脉冲信号输出脚输出工作于频率介于50Hz~100kHz的脉冲信号。
优选地,该驱动集成电路还包括蜂鸣器驱动模块,其连接该逻辑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