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拉钉拉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305.5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饶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拉钉拉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拉钉拉铆装置。
背景技术
拉钉是一种单面铆接用的铆钉,其在使用时,需利用专用的工具进行铆接。上述专用的工具一般为拉钉枪,拉钉枪分为手动式、电动式、以及汽动式。这类铆钉特别适用于不便采用普通铆钉(须从两面进行铆接)的铆接场合,故广泛用于建筑、汽车、船舶、飞机、机器、电器、家具等产品上。
具体地,利用拉钉进行铆接时,首先将拉钉放置于拉钉枪的发射腔中,然后对准需要铆接的位置,击发拉钉枪的把手,拉钉枪通过自身形变将需要铆接的钣金件铆接在一起。
但是,现有拉钉的拉铆方式均均是使用拉钉枪,每人每机一次只能拉一个拉钉。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批量化工业生产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拉钉拉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拉钉拉铆装置,其能够提高拉钉的拉铆效率,提高产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高效拉钉拉铆装置,其包括:上模机构、下模机构、驱动机构,
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盖板、上模座、上夹板、上脱板、压料弹性件、以及限位柱;所述上盖板、上模座、上夹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上脱板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下方,所述压料弹性件设置用于所述上盖板和上脱板之间,并与上盖板和上脱板相连接,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并与所述上模座相垂直;
所述下模机构包括:凹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背板、复位弹性件、以及若干拉铆组件;所述凹模板、下垫板、下模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下背板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下方,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下模座和下背板之间,所述拉铆组件贯穿所述凹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背板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拉铆组件中的任一个包括:头部固定端、尾部固定端、以及拉钉杆脱出端,所述头部固定端位于所述凹模板上,所述尾部固定端位于所述下垫板上,所述拉钉杆脱出端位于所述下模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机构还包括上模内导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内导柱分布于所述上模座的四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机构还包括下模内导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内导柱分布于所述下背板的四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柱对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弹性件和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冲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效拉钉拉铆装置可同时实现多个拉钉的拉铆,铆接效率较高,提高了生产加工的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效拉钉拉铆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效拉钉拉铆装置100包括:上模机构10、下模机构20、驱动机构。优选地,驱动机构可以为冲床,此时上模机构10与下模机构20设置于冲床上,且上模机构10在冲床的带动下可相对下模机构20作相对运动,当在冲床驱动下上模机构10和下模机构20相配合形成合模时,从而对产品进行铆接操作。
上模机构10包括:上盖板11、上模座12、上夹板13、上脱板14、压料弹性件15、以及限位柱16。其中,上盖板11、上模座12、上夹板1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脱板14设置于上夹板13的下方,并与上夹板13保持一定间距。压料弹性件15设置于上盖板11和上脱板14之间,并与上盖板11和上脱板14相连接。上述限位柱16对称设置于上模座12的两端,且限位柱16与上模座12相垂直。该限位柱16用于限定上模机构10和下模机构20之间的距离,当二者合模时,限位柱首先与下模机构相抵靠。此外,上述压料弹性件15优选为弹簧,该压料弹性件15压缩后,铆接完毕时,可驱动限位柱16回复至初始位置。
上模机构10还包括上模内导柱17,该上模内导柱17分布于上模座12的四角,当上模机构10和下模机构20合模时,上模内导柱17起到导引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进气格栅的蒙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