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瞬态温度测量的薄膜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443.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先;赵家慧;郭立明;安阳;祁洋;宫刻;张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C23C14/35;C23C14/0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杨威;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瞬态 温度 测量 薄膜 传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测量技术及传感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瞬态温度测量的薄膜热电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冶金建材、热工设备,动力机械、火箭发动机,化工容器、核能工程等多种学科领域中,瞬态温度的测量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瞬态表面温度。薄膜热电偶具有热容量小、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对待测部件破坏小以及对测试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因此在热辐射测量及表面温度测量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对于薄膜热电偶,如利用物理气相沉积中溅射方式进行制备,则需要分两次分别完成不同材料薄膜的沉积,双重工艺难免会引入各种界面效应,如杂质、不同材料间的热应力等,这些都会对热电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造成影响;而且在薄膜接合部分薄膜厚度叠加也会对测试平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同时薄膜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一般在毫伏级别,要求热电偶和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否则会因热电势损耗而产生测量误差。由于一般绝缘材料其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在高温条件下阻值急剧减小,将失去绝缘性能,因此就对绝缘层薄膜的材料与制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补偿导线与热电极薄膜连接也一直是困扰薄膜热电偶制备的问题之一。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通常采用耐高温导电银胶粘结热电偶电极与导线,但是由于导电银胶在固体状态下非常脆弱容易脱落,及其不牢固,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解决引线连接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响应时间短、测量精度高,用于测量恶劣环境下瞬态连续温度的铠装便携式薄膜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瞬态温度测量的薄膜传感器,包括热电极、套装在热电极外的不锈钢套筒以及设置于热电极、不锈钢套筒之间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极包括热电极一及热电极二,其中,热电极一包括导线部分以及镀覆在绝缘层任一端面上的薄膜结构部分,热电极二为导线结构,热电极一的薄膜结构部分与热电极二接触形成热接点——即测温端;所述热电极一的导线部分及热电极二的长度均长于不锈钢套筒的长度,且自远离测温端的不锈钢套筒端头处伸出,上述热电极伸出不锈钢套筒的部分直接作为各个热电极对应的补偿导线。
所述的绝缘层为高温烧结纳米陶瓷粉制备而成的绝缘层。
所述的热电极一薄膜结构和导线结构均采用镍硅合金材料。
所述的热电极二采用镍铬合金材料。
所述的不锈钢套筒外壁设置螺纹结构。
所述的热电极一的薄膜结构部分上镀覆一层Si3N4保护膜。
上述传感器具体制作方法:
首先将长于不锈钢套筒的热电极一、热电极二的导线材料按照相应的尺寸要求固定在导线支架上,将所述两根导线表层分别粉刷纳米陶瓷粉,然后垂直放入不锈钢套筒中,将不锈钢套筒一端口倒扣在平面上;
然后从另一端用纳米陶瓷粉填充不锈钢套筒,随后对装有纳米陶瓷粉的不锈钢套筒进行高温烧结;
将上述进行高温烧结的不锈钢套筒的倒扣在平面上的端面按照相应的薄膜制备要求进行金相研磨、抛光达到镜面,使其表面露出热电极一、热电极二导线的触点;
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制备测量端的薄膜部分: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制备热电极一薄膜部分即将热电极一材料靶材制备成薄膜沉积在抛光后的端面上,该热电极一薄膜部分与热电极二的连接处形成了本传感器结构的热接点即测温端A,同时伸出不锈钢套筒部分的热电极一、热电极二的导线可直接作为补偿导线;
最后在测量端的薄膜部分表面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制备Si3N4保护膜。
所述的热电极一薄膜结构和导线结构为镍硅合金材料,所述的热电极二为镍铬合金材料。
所述的不锈钢套筒外壁设置螺纹结构。
所述的高温烧结条件是在960℃高温条件下烧结1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携带方便、响应时间短、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其采用高温烧结纳米陶瓷粉制备而成的绝缘层具有结合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且热电极导线和补偿导线一体化设计,避免了胶水粘结补偿导线风干后,硬、脆,易脱落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瞬态温度测量的薄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测量端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溅射薄膜时所用的掩膜夹具;
图4是本发明采用导线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