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571.8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谷飚;闫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可 移动 救生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钢的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矿井事故频发,为创建安全的矿井环境,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到2013年底,所有煤矿都要安装避险设施,而井下救生舱是紧急避险的重要技术装备,当矿难发生时可为井下遇险矿工提供避难空间的舱室,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环境,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时间条件。
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KJYF-96/8、KJYF-96/10、KJYF-96/12生产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壁板采用HQ600MC高强钢板焊接,救生舱由多节舱体通过端部方形法兰连接,要求舱体制作完成后进行气压密封性试验,因此对每节舱体端法兰平面度、垂直度及孔的精度制作控制要求非常严,在制作过程中救生舱门及门框等部位的组装焊接容易变形,是影响气密性试验的关键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制作方法,解决高强钢板的焊接难题,保证整舱产品的密封性,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制作方法,优化焊接工艺条件和步骤,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救生舱正式焊接前对用作救生舱外壁板的钢板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以验证焊接工艺是否正确,焊接接头是否具有要求的使用性能,具体焊接要求及工艺参数如下:
钢板试样规格:12mm×150mm×600mm;
焊接方法:气体保护焊;
焊接材料: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H70-G气体保护焊实心焊丝WH70G;
保护气体种类:混合气体:80%Ar+20%CO2;
焊接位置:平焊;
清根工艺:反面碳弧气刨清根;
坡口形式:单侧V型坡口,坡口角度60°,间隙2mm,无钝边;
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240~270A,焊接电压27~30V,焊接线能18~25KJ/cm,气体流量20L/min;
焊接技术措施:焊前清理坡口及其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和锈水,层间清理采用角磨机打磨,焊缝背面采用碳弧气刨清根,保证焊透;
试样焊后经超声波检测合格,然后进行拉伸、弯曲、冲击性能检验,各项性能应满足《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
2)采用胎具对外壁板圆弧段进行压曲,保证圆弧一致性;
3)节间法兰在下料时采取4段下料,并在组对焊接过程中用卡具进行刚性固定,变形量控制在2mm以内;
4)每节舱体组对时,先将做骨架的方钢管与法兰组装成整体后,再装配外壁板,将外形尺寸控制在2mm的公差范围内,装配后保证舱体的直线度和平面度,长度方向的轴线直线度≤5mm,平面度≤2mm;
5)对容易发生漏点的两端舱门以及逃生孔处,其安装焊接采取控制间隙的方式减少焊接线能量,门框与舱体外壁板安装时需留2~3mm间隙,以方便调整门框位置,保证门框四条边与外壁板的外侧平面保持平行,平行度控制住1mm以内。
所述钢板为HQ600MC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解决了HQ600MC高强钢板的焊接难题,保证了整舱产品的密封性,用户对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产品质量非常满意,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同时相关经验也可用于其他高强度钢材的焊接场合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壁板圆弧段胎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法兰接口位置及焊接变形控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钢管、法兰和外壁板组合成箱体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法兰4-卡具5-限位挡板6-螺栓7-方钢管8-外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的制作方法,是通过优化焊接工艺条件和步骤,提高产 品的焊接质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救生舱正式焊接前对用作救生舱外壁板的外壁板HQ600MC高强钢板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以验证焊接工艺是否正确,焊接接头是否具有要求的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炉防爆装置
- 下一篇:玻璃密封胶打胶机的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