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材切割机及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892.8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2 | 分类号: | B28D1/02;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材 切割机 切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材加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石材切割机及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外墙两层以下、商用建筑公共走廊和台阶等部位装饰多采用蘑菇石、大理石和黄冈岩等石材板,这些石材能够装饰出漂亮、大方的效果,且经久耐用。
随着石材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其加工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工人对石材的加工,主要通过手持石材切割机对石材进行切割、切槽、切45°角等作业来完成,例如,干挂石材时,需要工人在立面上切槽,通常做法是工人用双腿夹住石材,一手扶住石材一端,一手持切割机操作,施工难度大,而且工人长期弯腰,容易造成身体疲劳。此外,在加工完一块石材之后,必须停下操作,搬运另一块石材,再次进行持锯,施工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切割质量的高低,与切割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手法也密切相关,长时间的手持切割机,造成工人疲劳,降低劳动效率,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传统石材加工过程中,手持切割机的施工弊端有:
(1)对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高;
(2)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3)加工过程中,搬用石材和持锯切割交替进行,动作繁杂;
(4)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
如上所述,现有的石材加工机功能单一,只能够进行切割或钻孔,完成整个加工过程需要通过各种石材加工机进行多次加工,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费工耗时,且在使用多种石材加工机的过程中,灰尘乱飞,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材切割机及切割方法,以解决目前石材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以及不能充分保护作业者的安全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材切割机,包括外壳、放置石材的工作台和切割石材的切割装置;其中,工作台包括移动工作台和固定工作台,移动工作台由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三棱柱和第二三棱柱组成;第一三棱柱的水平面通过“U”型锁与切割装置连接,第一三棱柱的竖直面通过合页与固定工作台连接,同时第二三棱柱的水平面通过卡槽与固定工作台连接;切割装置包括锯片调节装置,锯片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轮盘、连接杆、锯片和螺丝杆,其中,在螺丝杆上设置有固定轮和位于固定轮的上方的传递轮,在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轮,纵向转盘通过转轮与传递轮连接;螺丝杆和锯片分别与发动机固定连接,纵向轮盘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控制锯片移动。
其中,切割装置还包括石材固定装置;石材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轮盘、至少一个转杆和至少一个石材夹板,在转杆的一端固定有圆环,圆环通过支撑架与石材夹板固定连接,转杆的另一端与横向轮盘固定连接。
其中,石材夹板与外壳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其中,转杆和连接杆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上。
其中,在外壳上设置有作业观察窗和提手,并且在靠近石材夹板的位置设置切槽进料口和卸料口。
其中,在外壳上还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位于锯片的上方,防护罩通过防护罩支架与外壳连接。
其中,在固定轮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发动机的支腿。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材切割方法,通过对工作台在移动工作台和固定工作台之间的转换,配合锯片调节装置,实现对石材的不同形式的切割,切割方法包括:
通过切槽进料口将石材置于与切割装置相邻的固定工作台的侧立面上,对石材进行立面切槽;
打开“U”型锁,通过合页放下第一三棱柱,由第一三棱柱、第二三棱柱和固定工作台形成45°的倾斜面,在倾斜面上对石材进行45°切割;
将移动工作台移去,在固定工作台的水平面上对石材进行平面开孔。
其中,对石材进行平面开孔时,在卡槽的位置设置用于放置石材的转动圆盘。
利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石材切割机及切割方法,通过对石材切割机的工作台的变换,轻易完成石材的45°切割、平面开孔和立面切槽等,提高施工进度和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充分保护作业者的安全,具有以下优点:
(1)改变工人手工作业模式,不用反复启动发动机;
(2)操作灵活,极大降低劳动强度;
(3)保证工作质量;
(4)提高劳动保护,确保作业者安全;
(5)轻巧方便,便于转换使用场地;
(6)可以进行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子锁装配机的弹子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FPGA链路参数的分析方法